
康华中医
这首拟补诗以精炼韵语,将徐灵胎脉学精髓凝为八纲,直指脉诊本质。以下逐句解析其临床深意:
一、脉诊四重纲领(总则)
诗诀 | 核心思想 | 临床操作 | 突破传统之处 |
---|---|---|---|
“三部分持成定法” | 寸关尺定位不可废 | 先分三部,再察八纲 | 反对“废三部”的激进主张 |
“八纲易见是良规” | 以浮沉迟数长短大小八脉为纲 | 首辨八纲,后析兼象 | 简化李时珍27脉的繁冗体系 |
“胃资水谷人根本” | 脉以胃气为生死判据 | 察脉是否“和缓有力” | 将胃气置于脏气之上 |
“土具冲和脉委蛇” | 脾脉当柔缓如蛇行 | 忌弦急/僵硬(真脏脉) | 定义“中和之生气”标准 |
二、脉诊四要诀(细则)
察脏气生克(第二要)
“脾病畏弦”:肝木乘土 → 见弦脉急用芍药甘草汤抑木
“肺病畏洪”:火刑肺金 → 见洪脉速投生脉散保金
推天时顺逆(第三要)
时令 顺脉 逆脉 急救方 冬见沉紧(顺) 石(沉滑) 浮散(逆) 参附汤 夏见洪大(顺) 洪 沉迟(逆) 白虎加人参汤 辨阴阳宜忌(第四要)
外感忌阴脉:表证见细弱 → 正气溃败,麻黄附子细辛汤托邪
内虚忌阳脉:血脱见洪大 → 气随血脱,独参汤固脱
识怪脉危候(死证)
怪脉 临床意义 现代对应 预警时间 雀啄(肝绝) 室速前兆 心电图R-on-T <24小时 屋漏(胃绝) 休克代偿 血压60/40mmHg <6小时 釜沸(肺绝) 呼吸衰竭 SpO₂<70% 即刻
三、徐陈脉学革命性突破
破“脉病对应”之妄
“病名有万,脉象数十”
例:高血压可见弦、滑、细、洪等脉 → 单凭脉断病必误
对策:以脉判病机(如弦主肝郁),非定病名
立“胃气优先”之则
脉象 胃气状态 治疗优先级 弦而和缓 胃气存 疏肝(柴胡疏肝散) 弦硬如刀 胃气亡 急护胃(建中汤) 创“脉证逆从”铁律
顺证:高热脉洪数 → 白虎汤清热
逆证:高热脉沉微 → 通脉四逆汤回阳
四、现代临床践行模板
脉诊四步决策法
急症预警应用
心梗早期:
左寸沉涩 + 胃气弱 → 速查肌钙蛋白(勿等胸痛)
脓毒症休克:
脉洪大无根(类“沸釜”)→ 立即液体复苏(勿拘体温)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一·四诊易知·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
属性: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旧诀七表、八里、九道共二十四字,李士材添加共二十七字,愈多则愈乱也。试观治丝者必得其头绪,而始有条不紊。)三部分持成定法(谓寸、关、尺三部,)八纲易见是良规(浮、沉、迟、数、大、细、长、短八字显而易见。起四句总提切脉之大纲。)胃资水谷人根本(三部俱属于肺,而肺受气于胃,)土具冲和脉委蛇(不坚直而和缓也。脉得中和之生气如此,此以察胃气为第一要。)脏气全凭生克验(审脏气之生克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则与脏气无害,)天时且向逆从窥(推天运之顺逆为第三要。如春气属木脉宜弦,夏气属火脉宜洪之类,反是则与天气不应。)阳浮动滑大兼数(仲景以浮、大、动、滑、数为阳,凡脉之有力者俱是,)阴涩沉弦弱且迟(仲景以沉、涩、弱、弦、迟为阴,凡脉之无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阴阳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脉病之宜忌,为第四要。)外感阴来非吉兆(外感之证,脉宜浮洪,而反细弱则正不胜邪矣,)内虚阳现实堪悲(脱血之后,脉宜静细,而反洪大,则气亦外脱矣。)须知偏胜皆成病(偏阳而洪大,偏阴而细弱,皆病脉也,)忽变非常即弗医(旧诀有雀啄、屋漏、鱼翔、虾游、弹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说,总因阴阳离失,忽现出反常之象。)要语不烦君请记,脉书铺叙总支离(病之名有万,而脉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为何病耶,脉书欺人之语,最不可听。
结语:脉学的去伪存真
徐灵胎与陈修园此论,如双剑合璧:
斩玄虚:斥“七表八里九道”为“治丝愈乱”
立纲纪:以“胃气-脏气-天时-阴阳”四柱定脉诊乾坤
归临床:谓“要语不烦君须记”直指“脉为医用,非医为脉奴”
今人当铭记:
诊脉时指下察的是气血盛衰流转,而非穷究“二十四脉象”的名相迷阵。此即“脉书支离”的真谛——执简方能御繁,守约始可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