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28 12:20
《医学实在易·卷三·里证》
11
康华中医
以下是对《医学实在易·卷三·里证》的深度解析,结合陈修园学术思想与《伤寒论》精要,提炼里证辨治核心:
一、里证分层辨治体系
(一)阳明经证(表中之里)
四大主症 | 大渴、大热、大汗、脉洪大 |
---|---|
病机 | 热炽阳明气分,津液耗伤 |
核心方 | 白虎汤(石膏50g、知母18g) |
陈氏警示 | 禁用苦寒直折(芩连等)→ 反遏热邪 |
(二)阳明腑证(里中之里)
危重三联征 | 谵语、胸腹满痛、不大便 | |
---|---|---|
三承气鉴别 | ||
方剂 | 适应证 | 脉象舌象 |
大承气汤 | 痞满燥实俱全 | 脉沉实,舌苔焦黄起刺 |
小承气汤 | 痞满为主,燥实次之 | 脉滑疾,苔黄厚 |
调胃承气汤 | 燥热内结,腹满轻 | 脉滑数,苔黄燥 |
(三)刘河间革新:三一承气汤
组成:
大黄12g + 芒硝9g + 厚朴6g + 枳实6g + 甘草3g优势:
一汤代三承气(免误选方之弊)
甘草护胃防峻下伤正
现代应用:
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早期(通腑不伤阴)
二、陈修园未言之秘
(一)白虎汤活用要诀
背微恶寒:加人参15g(白虎加人参汤)→ 治中暑高热
夹湿烦痞:加苍术10g(苍术白虎汤)→ 治湿热并重
痉厥先兆:加羚羊角3g → 防热极动风
(二)承气汤临界指征
危候 | 临床意义 | 急救处理 |
---|---|---|
日晡潮热 | 阳明腑实已成 | 当夜必下,迟则热陷心包 |
喘冒不得卧 | 燥屎阻肠,肺气壅逆 | 大承气汤加葶苈子30g |
目中不了了 | 阴竭阳亢,脑络受损 | 增液承气汤(玄参30g生地30g) |
三、经方现代转化应用
(一)感染性疾病
病证 | 经方方案 | 作用机制 |
---|---|---|
脓毒症高热 | 白虎汤+安宫牛黄丸 | 抑制炎症风暴(TNF-α/IL-6) |
重症肺炎腑实 | 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 | 肺肠同治,降低PCT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调胃承气汤+双歧杆菌 | 恢复肠菌群定植抗力 |
(二)急腹症
急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大承气变方)+ 金钱草60g
肠梗阻:
三一承气汤灌肠 + 针刺足三里
四、禁忌与误治教训
(一)白虎四禁(《伤寒论》)
脉浮弦细(表未解)
脉沉(里寒)
不渴(津未伤)
汗不出(热未透)
(二)承气误下三劫
表邪内陷:
恶寒未除即下 → 热入心包(急用紫雪丹)津亏便结:
无水舟停反峻攻 → 肠穿孔(宜增液汤润下)年老气衰:
过下致脱(独参汤救逆)
陈修园警句:“承气如大将,白虎如丞相” → 白虎清无形之热,承气攻有形之积
五、河间学术的临床启示
(一)三一承气汤优势
传统承气汤 | 缺陷 | 三一承气改进 |
---|---|---|
大承气 | 痞满燥实俱全方可用 | 放宽应用指征 |
小承气 | 攻下力不足 | 芒硝增强软坚 |
调胃承气 | 无行气药 | 朴枳推动腑气 |
(二)甘草的妙用
缓硝黄峻烈之性 → 防肠黏膜损伤
解毒护肝 → 降低内毒素血症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二·运气易知·里证》
属性:伤寒病阳明经大渴,大热,法用白虎汤,为表中之里证。及其传里,谵语,胸腹满,不大便,为里中之里证,宜三承气汤择用。详于《伤寒》门,不赘。刘河间先生用三一承气汤代上三方。
六、里证传变预警
截断要点:
谵语初现:急投承气汤(防热入心包)
舌干绛裂:增液承气汤(先护阴后攻下)
此篇彰显陈氏“遵伤寒法度,纳河间革新”的学术包容性,其里证分层辨治体系,至今仍是急危重症诊疗的圭臬。
#医学实在易#
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