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7 12:04
《医学实在易·卷四·口糜龈烂诗》
11
康华中医
《医学实在易·口糜龈烂诗》深度解析与临床应用
一、诗歌核心要义
原文:
口糜龈烂火之炎,只盼慈云甘露饮沾,喉痹生蛾导赤散,四逆从治继针砭。
分层解读:
上焦火炎证(口糜、龈烂)→ 甘露饮(滋阴降火)
喉痹热证(扁桃体炎)→ 导赤散(清心泻火)
虚阳上浮证(真寒假热)→ 四逆汤类+针刺(引火归元)
二、分型论治体系
(一)口糜龈烂(口腔黏膜病变)
证型 | 辨证要点 | 治法 | 代表方剂 | 现代对应 |
---|---|---|---|---|
实火证 | 溃疡鲜红灼痛,便秘尿赤 | 清热泻火 | 凉膈散 | 疱疹性口炎 |
虚火证 | 溃疡淡红反复,口干不渴 | 滋阴降火 | 甘露饮 | 复发性口腔溃疡 |
寒热错杂 | 溃疡伴畏寒,舌淡苔腻 | 寒热平调 | 甘草泻心汤 | 白塞病口腔损害 |
甘露饮(《局方》):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黄芩、茵陈、枇杷叶、甘草。
创新点:滋肾阴+清胃火,标本兼顾。
(二)喉痹生蛾(急性扁桃体炎)
证型 | 辨证要点 | 治法 | 代表方剂 |
---|---|---|---|
心火上炎 | 喉核红肿,舌尖红赤 | 清心利咽 | 导赤散+桔梗、玄参 |
热毒壅盛 | 化脓高热,颌下淋巴结肿痛 | 解毒消肿 | 普济消毒饮 |
阳虚浮火 | 咽痛色淡,下肢厥冷 | 引火归元 | 通脉四逆汤+桔梗 |
导赤散化裁:
基础方:生地、木通、竹叶、甘草。
喉科加减:
加桔梗载药上行
加牛蒡子利咽散结
化脓加皂角刺排毒
(三)从治法(反佐疗法)
应用场景:
虚阳上浮致口疮咽痛,服凉药不效反剧。
代表方案:
外治法:
附子蜜饯(白蜜蒸附子片含服)
内服法:
通脉四逆汤+猪胆汁/人尿(防格拒)
桂附八味丸冷服(暗合"甚者从之"之理)
三、特色疗法结合
针刺疗法:
实热证:刺少商、商阳出血泻热。
虚火证:灸涌泉穴引火下行。
刺营放血:
蛾体表面点刺(古代"啄治法"雏形)。
四、现代临床拓展
难治性口腔溃疡:
甘露饮+雷公藤多苷(免疫调节)。
放射性口炎:
导赤散+鲜竹沥(修复黏膜)。
扁桃体术后调理:
桂附八味丸(防复发)。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四·口糜龈烂诗》
<目录>卷四\伤寒条
<篇名>口糜龈烂诗
属性:口糜龈烂火之炎,只盼慈云甘露饮沾,喉痹生蛾导赤散,四逆(通脉四逆汤加桔梗,或桂附八味汤冷服)从治(以热攻热,谓之从治)继针砭。
五、陈修园学术特色
水火既济观:
口糜龈烂非独清火,强调"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喉科从治创新:
突破"热者寒之"常规,用热药治假热证。
针药并用思想:
急症先针后药,体现"截断扭转"策略。
临证要点:口疮咽痛者,需细察下肢温度——上热下寒者,必用引火归元法!
#医学实在易#
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