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医学实在易·癫狂痫诗》深度解析
一、癫狂痫三证总纲
核心病机:痰火迷神(痰浊与火热胶结,蒙蔽心神)。
辨证要点:
癫:静而多呆(如抑郁性精神病)
狂:动而多躁(如躁狂症)
痫:发而时止(如癫痫发作)
二、分证论治
1. 癫证(阴证)
症状:神情呆滞,沉默寡言,喃喃自语,舌苔白腻。
治法:化痰开窍,疏肝解郁。
推荐方:
基础方:温胆汤(半夏、陈皮、茯苓、竹茹)
重症:涤痰汤(加胆南星、石菖蒲)
2. 狂证(阳证)
症状:骂詈不休,毁物伤人,面赤目红,舌红苔黄。
治法:泻火逐痰,镇心安神。
推荐方:
急症:滚痰丸(青礞石、大黄、黄芩、沉香)
缓治:生铁落饮(镇肝熄风)
3. 痫证(发作性)
症状: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声如畜鸣。
治法:熄风化痰,开窍定痫。
推荐方:
发作期:风引汤(《金匮》方:大黄、干姜、龙骨、牡蛎)
缓解期: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
三、经典方剂详解
方名 | 组成 | 作用 | 适用证 |
---|---|---|---|
风引汤 | 大黄、干姜、龙骨、牡蛎等 | 清热熄风,镇惊安神 | 痫证发作(热极生风) |
磁朱丸 | 磁石、朱砂、神曲 | 重镇安神,交通心肾 | 癫狂痫虚证(心神不宁) |
滚痰丸 | 青礞石、大黄、黄芩、沉香 | 泻火逐痰 | 狂证实证(痰火壅盛) |
四、关键用药技巧
痰火轻重:
轻症:竹沥、姜汁(化痰)
重症:礞石、大黄(攻逐)
虚实辨证:
虚证(久病体弱):磁朱丸 + 六君子汤
实证(暴病体壮):滚痰丸 + 黄连解毒汤
痫证预防:
胎中受惊史:长期服用磁朱丸(减朱砂用量防汞毒)
五、现代临床启示
对应疾病:
癫≈抑郁症、精神分裂阴性症状
狂≈躁狂症、精神分裂阳性症状
痫≈癫痫
治疗思路:
急性期:控制症状(风引汤、滚痰丸)
缓解期:调节体质(磁朱丸合逍遥散)
注意事项:
朱砂含汞,不可久用(现代可用琥珀替代)
大黄攻伐,中病即止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四·实证·癫狂痫诗》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癫狂痫诗
属性:癫狂与痫本难医,痰火迷(其)神(明)四字规,风引汤为《金匮》法,磁朱(丸)缓步滚痰(丸为急追(法)。
癫者,痴呆之状,其人常静,狂者,躁妄不堪,其人常动。痫者,忽倒无知,口角流涎,或作五畜声,少顷即愈,作止有间断也。皆痰火为病。而痫症多由于胎中受惊,久伏而发。三证虚者宜磁朱丸,实者宜滚痰丸,而风引汤加黄丹亦效。此证主痰火,故列于实证。
六、经典理论溯源
《内经》: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证治准绳》:
提出“痫证必用吐法”以祛痰(现代慎用)
《医学心悟》:
强调癫狂痫“总由痰火迷神,治当分虚实”
总结:陈修园以“痰火”统括三证,用风引汤、滚痰丸、磁朱丸构建了完整的治疗体系,其“急则治标(滚痰)、缓则治本(磁朱)”的思路,至今仍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