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医学实在易·附子汤诗》深度解析
一、附子汤诗原文
坎卦先天始一阳,阳虚渐致五虚殃,长沙附子汤须记,造化生机贮锦囊。
白话解:
坎卦(☵)象征肾中潜藏的一阳(命门之火),此阳为生命之本。若肾阳渐衰("一昼之阳虚"),可引发五脏虚损(五虚)。张仲景(长沙)的附子汤正是救此阳衰的妙方,其中蕴藏造化生机,如同锦囊妙计。
二、附子汤的哲学与理论根基
坎卦一阳论:
《易经》坎卦(☵)外阴内阳,象征肾中元阳(命门火)潜藏于阴精之中,为生命原动力。
“一阳”虚衰:肾阳不足(如黎明阳气不升),可渐致五脏功能衰退(“五虚殃”)。
仲景学术思想:
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主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体现温补肾阳、散寒除湿之法。
三、附子汤方义解析
1. 组成与配伍
药物 | 剂量(汉制) | 作用 |
---|---|---|
附子 | 二枚(炮) | 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
茯苓 | 三两 | 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
人参 | 二两 | 大补元气,助附子固脱 |
白术 | 四两 | 健脾燥湿,与附子共祛寒湿 |
芍药 | 三两 | 敛阴和营,防附子燥烈伤阴 |
配伍特点:
附子+人参:温阳与补气结合,救垂危之阳。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治阳虚水停。
芍药:调和阴阳,体现“阴中求阳”思想。
2. 主治病证
肾阳虚衰: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
寒湿痹阻: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如风湿性关节炎)。
少阴病危候:脉沉微、但欲寐(类似休克前期)。
四、“造化生机”的临床体现
急救回阳:
现代用于心源性休克、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型),通过强心、改善微循环发挥作用。
慢性病调治:
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加泽泻、桂枝。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四逆汤加减。
五、与理中丸的鉴别
方剂 | 病位 | 病机 | 主药 | 兼症 |
---|---|---|---|---|
附子汤 | 下焦(肾) | 肾阳虚+寒湿痹阻 | 附子、人参 | 骨节痛、肢冷、脉沉 |
理中丸 | 中焦(脾) | 脾阳虚+寒湿内停 | 干姜、白术 | 腹痛、吐泻、食少 |
联系:二者皆属“温阳方”,但附子汤侧重先天之本(肾),理中丸侧重后天之本(脾)。
六、现代研究与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
附子强心(去甲乌药碱成分)、抗炎镇痛;
人参、白术增强免疫,茯苓利尿。
使用注意:
附子毒性:需先煎40分钟以上去毒,忌与半夏、瓜蒌同用。
禁忌证:阴虚阳亢(如高血压肝阳上亢)、实热证禁用。
七、总结
附子汤是中医温补肾阳的经典方剂,以坎卦“一阳”理论为指导,通过温阳散寒、健脾化湿,救治阳虚重证。陈修园以“造化生机贮锦囊”喻其妙用,提示医者:
肾阳为生命之根,虚则五脏皆衰;
附子汤非单纯热药,而是阴阳并调的“生机之方”。
按:此方深合《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之旨,临床用于危重症时,需严格辨证,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