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医学实在易·房痨伤寒诗》深度解析
房痨伤寒诗原文
房痨鼓荡泄阴精,精泄阴虚火证生,四逆(汤证)辛温当慎用,竹皮(汤)鸡子(黄连鸡子黄汤)古前盟。
一、房痨伤寒核心病机
定义:
房事后外感伤寒,本质是肾精亏虚+外感邪热的复合病证。
病理链条:
二、辨证分型与治疗
(一)阴寒证(罕见)
表现:
脉细欲绝、四肢厥冷、腹痛吐泻(真阳外脱)
治法:通脉四逆汤(生附子12g、干姜9g、炙甘草6g)
警示:非阴寒证误用立死!需严格鉴别
(二)热证(90%病例)
表现:
烦躁口渴、舌红少津、发热无汗
治法:
轻证:
青竹皮汤(孙思邈方):鲜竹茹30g煎汤频服
作用:清热除烦,生津护阴
重证(烦不得卧):
黄连鸡子黄汤(《伤寒论》方):
text
复制下载黄连6g 黄芩3g 阿胶9g(烊化) 鸡子黄2枚(冲)
方义:
黄连泻心火
鸡子黄滋肾阴
阿胶养血熄风
三、名医观点集成
医家 | 核心论述 |
---|---|
汪苓友 | "作强之时心火先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 → 恶性循环理论 |
喻嘉言 | 《寓意草》强调"两热相夹"的病机危险性 |
徐灵胎 | 指出误用辛温致死案例,警示"肾水必枯"的转归 |
四、治疗禁忌与要点
三大禁忌:
忌辛温发汗(麻黄、桂枝)
忌温补阳气(附子、干姜)
忌燥湿伤阴(苍术、厚朴)
关键指征:
舌象:舌红少津为热证,舌淡润为寒证
汗出:热证多无汗,寒证多冷汗
现代对应:
性行为后重感冒(需与普通感冒鉴别)
艾滋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可参考)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四·实证·房痨伤寒诗》
<目录>卷四\实证
<篇名>房痨伤寒诗
属性:房痨鼓荡泄阴精,精泄阴虚火证生,四逆(汤证)辛温当慎用,竹皮(汤)鸡子(黄连鸡子黄汤)古前盟(《内经》云∶此先师歃血而盟之者,言禁方不传,一恐泄造化之机,一恐人轻其道。)
房痨伤寒,惟脉细欲绝,四肢厥冷、腹痛吐泻者为阴证,以通脉四逆汤治之。若非阴寒证,误用立死。大抵此证属热者十有八九,孙真人用青竹皮一升,煮汤治之。若烦不得卧,宜黄连鸡子黄汤救之。汪苓友云∶“肾主藏精,凡人入房过度,则精多所遗。所遗之精,皆为水而属阴。况其作强之时,心火先炽,火炽则水流,水愈流则火愈炽。五内焦热,外复感冒而病邪热,两热相夹,肾水必枯。其人发烦躁而舌黑芒生,则就死矣。”喻嘉言《寓意草》,徐灵胎《医论》俱同。此证因肾虚而得,故列虚证。
五、经典医案参考
案例:青壮年房劳伤寒
病史:32岁男性,房事后冲凉,次日高热40℃、烦躁谵语
误治:前医予麻黄汤,服后神识昏蒙
修正:
黄连鸡子黄汤加石膏60g
配合紫雪丹1.5g冲服
转归:3日热退神清
按:此证最易误辨为太阳伤寒,陈修园警示"四逆辛温当慎用"实为血泪经验。临床需牢记:房劳伤寒多热少寒,救阴泻火是第一要义。现代可配合静脉补液防阴竭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