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以下对《医学实在易·卷五·痢疾》篇核心方剂进行系统解析,结合痢疾病机分层与临床实战要点精要归纳:
痢疾分型论治体系
1. 芍药汤(初痢通治方)
组成:芍药3钱,当归、黄芩、黄连、枳壳、槟榔、甘草各1钱,木香、肉桂各5分
创新点:
“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配伍精要:
| 药组 | 作用 | 现代优化 |
|---------------|-----------------------|-----------------------|
| 芍药+当归 | 活血止痛(治里急腹痛)| 赤痢重用当归至3钱 |
| 木香+槟榔 | 行气破滞(除后重) | 枳壳改枳实增下气力 |
| 芩连+肉桂 | 寒热并调(防冰伏湿热)| 初痢必加大黄3钱通腑 |
警示:超过3日或虚寒痢禁用!
2. 真人养脏汤(久痢固涩方)
组成:煨诃子1.5钱,蜜炙罂粟壳3钱,煨肉豆蔻5分,当归、炒白术、酒芍各6分,木香2.4钱,肉桂8分,生甘草1.8钱
关键突破:
木香量独重(占全方1/3)→ 行气防涩药壅滞(“涩而不郁”)
罂粟壳必蜜炙 → 减成瘾性,增润肠力
现代应用: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
3. 葛根芩连汤(协热下痢专方)
组成:葛根4钱,黄芩、黄连各1.5钱,甘草1钱
煎法玄机:
先煮葛根去沫 → 减其升散,增止泻力
扩展应用:中毒性菌痢(高热便脓血)→ 加白头翁、马齿苋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合四君子汤
4. 桃花汤(少阴虚寒痢)
组成:赤石脂1.6钱(半煎半冲),干姜1钱,粳米5钱
仲景心法:
“天惟石可以补之” —— 赤石脂五色入五脏,涩肠固脱
服法要点:
赤石脂末冲服 → 覆护肠黏膜(类似蒙脱石散)
粳米为引 → 护胃气
5. 香连丸(痢疾通用丸剂)
组成:黄连6两,木香1两
简效原理:
黄连(6倍木香)→ 苦寒燥湿解毒为主
木香 → 辛通防苦寒冰伏
现代改良:改水丸为肠溶胶囊 → 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
特殊方剂临床应用
羊脂煎(千金久痢奇方)
组成:羊脂、白蜡、黄连末、醋、蜜、乌梅肉、血余炭
配伍深意:
药物 | 作用 | 现代替代 |
---|---|---|
羊脂+白蜡 | 滑肠通滞(“通虚中留滞”) | 改用麻油+蜂蜡 |
血余炭 | 止血消瘀 | 保留原药(煅发存性) |
乌梅+醋 | 酸敛止泻 | 加石榴皮增效 |
适用:放射性肠炎、肠结核久痢 |
痢疾五阶段治法
分期 | 核心病机 | 首选方 | 禁忌 |
---|---|---|---|
初痢(1-3日) | 湿热壅滞 | 芍药汤+大黄 | 忌兜涩! |
协热痢 | 表邪入里化热 | 葛根芩连汤 | 无表证者去葛根 |
噤口痢 | 胃败拒食 | 开噤散(未载) | 强行进食 |
久痢(>2周) | 脾肾两虚 | 真人养脏汤 | 湿热未净慎用 |
虚寒滑脱 | 少阴下利 | 桃花汤 | 热痢误用则闭门留寇 |
临证要点与药对
脓血便专药:
赤痢:地榆炭+金银花炭(凉血止血)
白痢:炮姜+煨肉蔻(温中化湿)
后重分级处理:
轻度:木香+槟榔
重度:薤白+桔梗(提壶揭盖)
现代病原体对应:
细菌性痢疾:芍药汤+秦皮
阿米巴痢:鸦胆子仁龙眼肉包吞
名医箴言:陈修园:“痢忌分利,恐伤阴液”—— 忌盲目利尿(如五苓散)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五·肿症·痢疾》
<目录>卷五\肿症
<篇名>痢疾
属性: 芍药汤 治赤白痢,里急后重(初起三日内用之。)芍药(三钱) 当归 黄芩 黄连 枳壳 槟榔 甘草(各一钱) 木香 肉桂(各五分)水煎服,或以肉桂换干姜。此时医通用之方,大意以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颇为合法。然肉桂宜换干姜,痢初起宜加大黄。
真人养脏汤 治泻痢久病,脱肛,完谷不化等症。诃子(煨,一钱五分) 罂粟壳(蜜炙,三钱) 肉豆蔻(煨,五分) 当归 白术(炒) 酒白芍(各六分) 木香(二钱四分) 肉桂(八分,去皮) 生甘草(一钱八分)水煎服。脏寒甚,加附子一钱五分。此方妙在木香之多,则涩而不郁。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葛根(四钱) 黄芩 黄连(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水三杯,先煮葛根至一杯半,吹去沫,入诸药煎七分服,日二服,夜一服。此方治伤寒协热下利而喘者,借用治下痢及热泻如神。
理中汤(见心腹痛)
香连丸 黄连(六两) 木香(一两)上二味共为末,水泛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米汤送下。
桃花汤 治少阴下利。 赤石脂(一两六钱,留六钱研末) 干姜(一钱) 粳米(五钱)作一服,水煎,调入石脂末服,日夜作三服。病在肾,肾为先天之本,天惟石可以补之,仲景此方独具女娲手段。
当归四逆汤(见腹痛) 仓廪汤(即人参败毒散加陈米三钱。见瘟疫)小柴胡汤(见疟疾) 大 承气汤(奇恒并用)
羊脂煎(《千金》) 治久痢不瘥。羊脂(一棋子大) 白蜡(二棋子大) 黄连(末,一升,酢(取稠,) 蜜(炙,七合煎取五合) 乌梅肉(二两) 乱发灰(洗去垢腻,烧末一升,上七味,合纳沙锅中,汤上煎之,搅可丸饮用,如桐子大,三十丸,日三,棋子大小如方寸匕。张石顽曰∶羊脂性滑利人,《千金》用治久痢不瘥,专取滑利以通虚中留滞也。其后且有羊脂阿胶蜜蜡黍米作粥方,深得炎帝《本经》补中寓泻之意。
方剂鉴别速览
方剂 | 舌象特征 | 脉象 | 关键鉴别点 |
---|---|---|---|
芍药汤 | 苔黄厚腻 | 滑数有力 | 肛门灼痛,口渴喜冷 |
真人养脏汤 | 舌淡苔白 | 沉细无力 | 滑脱不禁,畏寒肢冷 |
葛根芩连汤 | 苔薄黄干 | 浮数 | 伴发热喘促 |
桃花汤 | 舌淡胖润 | 微细 | 便淡红血水,小便不利 |
香连丸 | 苔黄腻 | 弦滑 | 轻症或愈后巩固 |
此篇构建了从 “通因通用” 到 “塞因塞用” 的完整治痢体系,临床需紧扣 “便脓血性状、里急后重程度、全身寒热” 三要素。危急症当结合现代医疗,如中毒性菌痢需静脉补液+抗生素协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