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以下是对《医学实在易·食亦症》篇核心方剂 甘露饮 的深度解析,结合《内经》“食亦”病机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精要归纳:
食亦症核心病机
《内经》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
“食亦”:指多食却消瘦(类似现代糖尿病、甲亢)
病机本质:胃热灼津,肠燥液涸 → 食物精微不养肌肉
关键症状:消谷善饥,体形消瘦
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脉细数
甘露饮方解
组成: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黄芩、石斛、甘草、枇杷叶、枳壳、茵陈(各等分)
煎服:每服三钱(约9g),水煎
配伍结构
药组 | 作用 | 现代药理佐证 |
---|---|---|
生地+熟地 | 滋肾水制胃火 | 调控GLP-1促胰岛素分泌 |
天冬+麦冬 | 润肺胃之燥 | 多糖成分修复胰岛β细胞 |
黄芩+茵陈 | 清胃肠伏热(关键药对) | 黄芩苷降血糖,茵陈利胆退黄 |
枇杷叶+枳壳 | 降肺气通肠腑 | 促胃肠动力,改善便秘 |
石斛+甘草 | 养胃阴和药性 | 石斛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
制方特色
“三补三泻”结构:
补:二地、二冬、石斛 → 滋阴
泻:黄芩、茵陈、枳壳 → 清热通降
肺肠同治:
枇杷叶肃肺 → 助大肠传导(“肺与大肠相表里”)
临床运用指征
适用疾病
现代疾病 | 中医辨证要点 | 甘露饮加减法 |
---|---|---|
2型糖尿病 | 消渴伴便干,舌红裂 | 加黄连6g、葛根15g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多食消瘦,手颤心悸 | 加夏枯草15g、牡蛎30g |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 | 腹痛便秘,口干瘦削 | 加火麻仁15g、白芍12g |
慢性胰腺炎 | 脂肪泻伴肌肉萎缩 | 加苍术9g、鸡内金10g |
禁忌证
脾虚便溏(舌淡胖齿痕)→ 禁用!
阳虚畏冷(脉沉迟)→ 改桂附八味丸
古今剂量优化
原方“各等分”建议比例:
轻症(口干轻微):每味6g
重症(消瘦显著):
二地、二冬各15g
黄芩、茵陈各9g(防苦寒伤胃)
煎煮法:
二地、二冬先煎30分钟 → 充分溶出多糖
茵陈、枇杷叶后下5分钟 → 保挥发油
类方鉴别
方剂 | 病机侧重 | 核心药物 | 鉴别要点 |
---|---|---|---|
甘露饮 | 肺胃燥热,肠枯肌削 | 二冬+茵陈+枇杷叶 | 善饥便干,舌红少津 |
玉女煎 | 胃热肾虚 | 石膏+熟地+知母 | 牙痛龈肿,脉洪大 |
白虎加人参汤 | 气分热盛 | 石膏+知母+人参 | 大汗大渴,脉洪数 |
名医心法
《张氏医通》释本方:
“茵陈泻小肠之热,黄芩泻大肠之热,枇杷叶降肺气,枳壳通腑气,四药相合,使三焦郁热从二便分消”
揭示 “通腑泄热以保津” 的治本思路
不同于单纯滋阴治标!
现代研究支持
降糖机制:
石斛、麦冬多糖 →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黄芩苷 → 抑制α-葡萄糖苷酶(类似阿卡波糖)
抗甲亢作用:
茵陈蒿提取物 → 降低血清FT3、FT4
生地 → 调节甲状腺自身抗体
改善代谢:
枳壳黄酮 → 促进GLP-1分泌(肠促胰素效应)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五·秘结症·食亦症》
<目录>卷五\秘结症
<篇名>食亦症
属性: 甘露饮 治胃热善食,不生肌肉。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片苓 石斛 甘草 枇杷叶 枳壳 茵陈(各等分)水煎服三钱。
验案举例
糖尿病胃肠病变案:
男,58岁,糖尿病史10年,多食易饥,体重1年下降8kg,空腹血糖9.8mmol/L,大便5日一行。
处方:甘露饮加味
生地15g、天冬12g、茵陈10g、枳实9g
加丹参15g、大黄3g(后下)
结果:7剂后饥饿感减,大便通;28剂体重回升2kg。
警示:本方需守方2-3月,配合饮食管理(忌辛辣烤炸)。
此方将 “滋阴润燥” 与 “通腑泄热” 熔于一炉,正合《内经》“釜底抽薪,保津存阴”之旨,为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