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以下是对《医学实在易·卷七·痿症》篇中 虎潜丸 的解析与临床应用要点整理:
虎潜丸(治痿神方)
组成与制法
药物 | 用量 | 炮制/用法 |
---|---|---|
黄柏 | 三两 | — |
知母 | 三两 | — |
熟地 | 三两 | — |
龟板 | 四两 | 炙 |
白芍 | 一两 | — |
当归 | 一两 | — |
牛膝 | 一两 | — |
虎胫骨 | 一两半 | 酥炙(注:现代已禁用,需替代) |
锁阳 | 一两半 | — |
陈皮 | 一两半 | — |
干姜 | 五钱 | — |
羯羊肉 | 一斤 | 切片微火焙干研末 |
制法:
诸药研末,与焙干的羯羊肉末混合;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服50丸,姜汤、盐汤或黄酒送服(依体质寒热选择)。
主治病证
核心病机:肝肾阴虚,筋骨失养
阴虚火旺(黄柏、知母清降虚火)
精血亏虚(熟地、龟板、当归填精补血)
典型症状:
下肢痿软无力,腰腿疼痛,步履困难;
诸虚不足(久病体弱,肌肉消瘦,精神萎靡)。
配伍精要
药组 | 作用 | 代表药物 |
---|---|---|
滋阴降火 | 清虚火,保真阴 | 黄柏、知母、龟板 |
填精养血 | 补肝肾,强筋骨 | 熟地、当归、白芍 |
强筋壮骨 | 通利关节(原用虎骨,今需替代) | 牛膝、锁阳 |
温通行滞 | 防滋腻,助药力 | 干姜、陈皮、羯羊肉 |
注:
虎胫骨替代方案(现代规范):
狗骨、豹骨(需合法来源)或 透骨草、骨碎补、自然铜(模拟壮骨作用)。
羯羊肉:血肉有情之品,温中补虚,助药力运行(现代可用 阿胶 替代)。
临床加减与扩展应用
湿热痿证(苔黄腻、足心热):
加苍术、薏苡仁(合黄柏为“三妙丸”),清热利湿。
气虚明显(气短乏力):
加黄芪、人参,补气通络。
阳虚寒凝(畏冷肢凉):
加鹿角胶、肉桂,温阳散寒。
陈修园治痿思想总结
“治痿独取阳明”的实践:
方中黄柏、陈皮调理脾胃气机,使滋阴不碍脾;
羯羊肉温补中焦,契合“阳明为气血之海”理论。
注重肝肾同补:
龟板、熟地滋肾阴,牛膝、锁阳强筋壮骨,共调肝肾。
反对一味温补:
干姜仅用五钱,防助火伤阴,体现“清补兼施”之法。
现代应用场景
神经系统疾病:
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肝肾阴虚型)。
骨关节病:
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腰腿无力、疼痛)。
慢性消耗病:
肿瘤放化疗后痿软(精血亏虚证)。
警示:原方虎骨已禁用!临床需调整配伍,或选用 健步虎潜丸(中成药) 等合法替代方剂。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痿症》
<目录>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篇名>痿症
属性: 虎潜丸 治痿神方,及诸虚不足,腰腿疼痛,行步无力等症。 黄柏 知母 熟地(各三两) 龟板(四两,炙) 白芍 当归 牛膝(各一两) 虎胫骨(酥炙) 锁阳 陈皮(各一两半) 干姜(五钱)研末,酒煮羯羊肉一斤,切片微火焙,研末和上诸药,燥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盐汤、酒,随意送下。
附:叶天士补充法(据痿症延伸)
络虚致痿:症见肌肉萎缩、舌紫暗 → 加 地龙、当归尾 通络。
胃阴亏耗:口干便秘、肌削 → 合 叶氏养胃方(麦冬、玉竹、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