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31 11:29
《医学实在易·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遗溺》
11
康华中医
以下为《医学实在易·卷七·遗溺》篇的整理解析,结合陈修园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补充完整:
一、核心方剂与主治
补中益气汤(原注“见疟疾篇”,此处补全)
组成:
黄芪(炙,12g)、人参(6g)、白术(9g)、当归(9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炙甘草(6g)主治:中气下陷,膀胱失约之遗溺
症见: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气短乏力,小腹坠胀,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义:
参、芪、术、草补中益气;
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气;
当归养血,陈皮理气防滞。
二、遗溺辨证分型与治法(据陈修园学术体系补充)
证型 | 病机 | 主方 | 关键症状 |
---|---|---|---|
中气下陷 | 脾虚气陷,膀胱失固 | 补中益气汤 | 遗溺+气短腹坠+便溏 |
肾阳虚衰 | 命门火衰,水液失摄 | 金匮肾气丸 | 畏寒肢冷+腰膝酸冷+夜尿清长 |
肺脾气虚 | 上虚不能制下 | 缩泉丸(乌药、益智仁、山药) | 咳则遗尿+神疲自汗 |
心肾不交 | 神浮不摄,扰动水关 | 桑螵蛸散 | 遗溺伴健忘、失眠、心悸 |
三、陈修园治遗溺思想精要
“治溺先治气”:
中气下陷者升提(补中益气汤);
肾气不固者温摄(肾气丸加桑螵蛸、覆盆子)。
重视肺脾肾三焦:
“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转输,肾司开阖,三焦气化失常则遗溺。”
肺虚合 玉屏风散;肾虚合 巩堤丸(《景岳全书》)。
四、叶天士外治法补充
温脐固脬灸:
盐填脐中,艾灸关元、气海穴(每日1次,每次3壮)。
敷贴法:
丁香肉桂粉:公丁香、肉桂等分研末,醋调敷关元穴(温肾固脬)。
五、临床注意事项
鉴别要点:
小儿遗溺:多属肾气未充,用 缩泉丸 缓调;
老年夜尿:常因肾阳衰,选 肾气丸 或 右归丸。
禁忌:
湿热下注(尿赤涩痛)忌用温补,宜 八正散 清利。
警示:遗溺若伴 脊柱裂、神经损伤 等器质病变,需中西医结合诊治!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遗溺》
<目录>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篇名>遗溺
属性: 补中益气汤 (见疟疾)
附:关联方剂参考
缩泉丸(《妇人良方》):乌药6g、益智仁9g、山药12g(盐炒),治膀胱虚寒遗溺。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各等分),调补心肾。
#医学实在易#
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