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以下为《医学实在易·卷八·催生歌》核心内容精要,结合陈修园学术思想及现代应用整理:
一、催生外治法(古法今鉴)
1. 脐贴催生方
组成:乌梅1枚、巴豆3粒、胡椒7粒
用法:研末捣膏,酒醋调贴脐下(神阙穴)
机理:
巴豆(微量)→ 刺激宫缩(现代慎用,可用 肉桂粉 替代)
乌梅酸收 → 促宫颈软化
2. 逆生转胎术
药物法:乌蛇蜕1条 + 蝉蜕14个 + 胎发1团 → 烧灰温酒服
针灸法:
逆产(脚先出)→ 灸产妇右脚小趾尖(至阴穴)3壮
或 针儿脚心刺7针,盐涂刺处(古法风险高,现代不推荐)
3. 心理疗法
符咒法:净纸书州官名,烧灰汤服(“以势压邪”心理暗示)
桃仁符:桃仁书“可”“出”二字合吞(缓解产焦虑)
二、产后核心方
1. 生化汤(祛瘀生新)
组成:当归15g、川芎6g、炮姜1.5g、桃仁4.5g、炙草3g
铁律:产后必先服此方 1-3剂,再进补品
现代改良:血热者去炮姜加丹皮;血虚加阿胶
2. 愈风散(产后中风急救)
组成:荆芥穗60-90g(焙干研末)
用法:
牙关紧闭 → 童便煎汤 鼻饲;
角弓反张 → 酒+童便送服9-15g
机理:荆芥穗解痉(现代用于产后子痫)
三、缺乳通治方
猪蹄汤(气血双补通乳)
组成:生黄芪30g、当归15g、白芷9g、木通3g + 猪前蹄2只
煎服:猪蹄煮汁煎药,服后 俯卧 让人吮乳
改良:木通有肾毒性 → 改 通草6g 或 王不留行10g
四、毓麟珠(景岳助孕方)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酒芍各60g,川芎、炙草各90g,
当归、熟地、菟丝子各120g,杜仲、鹿角霜、川椒各60g服法:蜜丸嚼服,酒或白汤下
加减:
经迟腹痛(寒)→ 加 肉桂、附子
经早血热 → 加 地骨皮、续断
陈修园产后治疗思想
“产后唯补养气血”:
先 生化汤 祛瘀 → 继 八珍汤 补虚 → 杂症自解
突破催生禁忌:
巴豆、针灸等法体现实用主义,但 现代需严格评估风险
符咒心理意义:
“符法非迷信,乃借势安神,助产母心力”
对应原文:
《医学实在易·卷八·催生歌》
<目录>卷八\妇人科
<篇名>催生歌
属性:一乌(乌梅)三巴(巴豆)七胡椒,研(细)末捣烂取成膏,酒醋调和脐下贴,便令母子见分胞。
一产难,密以净纸书本州太守姓名,灯上烧灰,汤调服即产(出《百一选方》。
一小儿逆生,用乌蛇蜕一条,蝉脱二七个,胎发一团,三味烧为灰,分为二服,温酒调下,并进二服,仰卧霎时,其儿即顺生。或用小针于儿脚心刺三七刺,急用盐少许涂刺处,实时顺生,子母俱活也(出刘颖叔《异菀》。
一灸难产法,张文仲灸妇人横产,先手出,诸般符药不效,灸妇人右脚小趾头尖三壮如小麦大,下火立产。
产后一切杂症,先以生化汤去瘀生新,嗣以八珍汤大补气血,即有杂症,亦姑置弗论。
盖产后挟虚,惟补养气血,气血一复,有邪自然涣解,无邪即见平康。此高鼓峰之说,本于朱丹溪先生,时医多宗此说,姑存之。
生化汤 当归(五钱) 川芎(二钱) 炮姜(五分) 桃仁(一钱五分) 炙草(一钱) 水煎服。
又产后中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宜以华佗愈风散治之。 荆芥穗(二、三两,焙干为末) 每用三钱或五钱,酒和童便各半送下。若口噤用一两,以童便煎好从鼻孔灌之。
产后乳少,是气血不足,宜猪蹄汤主之。 生黄 (一两) 当归(五钱) 白芷(三钱) 木通(一钱) 以猪前蹄二只,煮汁五碗,以二碗半煎药,至八分碗服偃面卧一时,其乳擦一 ,令人吮之,去滓,再同猪蹄汁煎服。
毓麟珠 (《景岳》) 治妇人气血俱虚,瘦弱不孕。人参 白术(炒) 茯苓 芍药(酒炒、各二钱) 川芎 炙草(各三两) 当归 熟地 菟丝子(各四两) 杜仲(酒炒) 鹿角霜 川椒(炒出汗,各二两)炼蜜丸,如弹子大,每空心嚼服一、二丸,用酒或白汤送下,或为小丸吞服亦可。
如经迟腹痛,桂、附、吴萸之类可加,如血热经早,地骨皮、续断之类可加。
现代应用警示
催生方风险:
巴豆毒性 → 仅外敷,禁用内服
逆生针灸 → 已被 剖宫产 替代
木通替代:
猪蹄汤中木通 → 换 通草、路路通
荆芥用量:
愈风散荆芥30g即效,无需大剂量
卷八妇科精华:
“催生之法,攻补皆需胆识;产后之治,化瘀便是补虚” —— 陈修园临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