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醉花窗医案·中风臂痛》一案的解析和要点归纳: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中风臂痛》
中风臂痛
仲秋又苦臂痛,使部曹某治之,乃为部曹述前病,并道余治之之法。部曹乃因而附会曰:王某之言诚然,今之臂痛,仍系痰之为害,不早除之成瘫痪。乃以大秦艽汤进。药甫入口,痛益增,不可屈伸,次早而寝食俱废。仍使其子子禾部郎延余,急往视之,脉浮而弱,而津津有汗出,而神气清明,语言便利。乃告相国曰:此肩臂中风而痛,病极微末,部曹小题大做,用秦艽汤,岂知秦艽汤以十全大补为主,风在皮肤,以疏发腠理为要,兹用参芪固之,岂非益之痛乎。老师勿为所惑,药三进必无苦矣。因进东垣羌活胜湿汤,加威灵仙、苍术、各二钱,一进而痛减,三进而若失。越日谈及,曰:中风之言不谬,余以书名,持纸素索书者颇多,因循堆积未暇搦管,尔日无事,开窗作字,窗外多竹,适风起觉冷,晚而痛作。子言之,余忆之矣。然何以所用皆汗药?余曰:老师营心经济,医道小技,究未深考,羌活、藁本,乃太阳皮肤疏散之药,非发汗也。汗症用之者,以其能开腠理,非能动汗也。相国惊曰:此言更觉入微,医家多不识此,可谓才大於身,心细如发矣。君少年乃造诣如此,将来必歧黄中自树一帜,勉之哉!具此才思,早缀高科,老夫当避三舍。余惶愧而退。在陕需次时,相国来书,尚称之不已。
医案核心内容:
患者及主诉: 一位相国(**)在仲秋时节患臂痛。
首次误治:
患者向部曹(某下属官员)求治,并讲述了之前患病(可能是类似症状)被作者(王某)治愈的经历。
部曹附会其意,断言此次臂痛仍是“痰之为害”,若不早除会成瘫痪。
部曹处以 大秦艽汤。
结果:药刚入口,疼痛加剧,臂不能屈伸,次日连寝食都废了(病情严重恶化)。
作者诊治:
患者儿子(子禾部郎)急请作者诊治。
望闻问切:
脉象:浮而弱。
症状:津津有汗出,神气清明,语言便利。
问诊(后补述):患者回忆发病当日开窗写字(书名),窗外多竹,风起觉冷,当晚即痛作。
辨证: 作者诊断为 肩臂中风(风邪中于肩臂)而痛,认为病很轻微,部曹小题大做。
分析误治原因:
大秦艽汤以十全大补为基础,重在补气血。
当前病机是风邪在皮肤腠理,治疗应以疏风发散腠理为主。
误用参、芪等固补之品,反而闭阻腠理,使风邪不得外散,故疼痛加剧(“益之痛”)。
治法与方药: 处以 东垣羌活胜湿汤,并加 威灵仙二钱、苍术二钱。
疗效: 一剂药后疼痛减轻,三剂药后疼痛完全消失(“若失”)。
医理讨论:
患者事后确认了作者“中风”的诊断,并回忆起受风经过。
患者疑问:为何所用都是发汗药(羌活、藁本等)?自己已有汗出。
作者精辟解释:
羌活、藁本是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的皮肤疏散药,其作用在于 开泄腠理,使风邪有出路。
它们 并非强行发汗之药。
对于汗症使用这类药,是利用其 开腠理 的作用来调和营卫、透达邪气, 并非是要通过发汗来治疗(“非能动汗也”)。
相国评价: 对作者的解释惊叹不已(“入微”),认为此见解超越一般医家(“医家多不识此”),盛赞作者“才大於身,心细如发”,并预言其必在医界自成一家(“自树一帜”),甚至感叹作者有此才华应早早科举高中(“早缀高科”),自己都该退让(“避三舍”)。
后续: 作者后来在陕西候补官职时,仍收到相国来信称赞此事。
关键要点与启示:
精准辨证是核心:
同样的“臂痛”症状,病因病机可能完全不同(此案为外感风邪客于肌表经络 vs 部曹误诊的内生痰浊阻滞)。
必须结合四诊:此案作者通过 脉浮弱(主表虚)、有汗(营卫不和)、神清语利(非内闭或中脏腑)、明确的受风诱因(开窗受冷) 准确判断为 表证风邪。
药不对证,反增其害:
大秦艽汤本是治“风邪散见,不拘一经”兼气血不足者,内含补气养血药。用于此 单纯风邪在表(且已有汗) 的患者,补药反而 壅遏邪气,闭阻腠理,导致疼痛急剧加重。这是典型的“闭门留寇”。
治法得当,效如桴鼓:
作者选用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甘草),此方专为 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 而设,力在 疏风散湿,通达经络。
加 威灵仙:增强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力,尤其善治上肢痹痛。
加 苍术:增强燥湿健脾之力(风易夹湿),且助解表。
此方 轻清走上,疏风散邪,宣通腠理,切中病机,故一剂知,三剂已。
对“风药”与“发汗”的深刻理解:
作者对 羌活、藁本等风药作用机理 的解释是本案最精彩之处:
核心作用是 “疏发腠理”/“开腠理”,使气机通畅,邪有出路。
它们作用于 皮肤、太阳经,是 疏泄 之品。
其治疗汗症(如营卫不和的自汗)的原理是 调和营卫、开通腠理,使邪去正安,营卫调和则汗自止, 而非强行发汗。
这种认识跳出了“风药=发汗药”的简单思维,深刻理解了风药 宣透、疏通、解郁 的广泛作用。
医者素养:
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问诊: 作者通过仔细诊察(脉、汗、神、语)和关键问询(诱因)锁定病因。
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临证经验: 准确辨析表里虚实,熟知方药特性。
敢于质疑与批判: 明确指出前医误诊误治的原因。
清晰的沟通能力: 能向患者(**)深入浅出地解释复杂医理,令人信服。
外感风邪致痹: 本案是典型的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肩臂经络,导致气血不畅而痛的痹证(痛痹),病位浅表,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
总结:
此医案生动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它强调了准确区分外感与内伤、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了对“风邪在表”及其治疗原则(疏风解表,宣通腠理)的深刻理解。作者对“风药”作用机理的阐释(疏泄腠理而非单纯发汗)更是超越时代、极具临床价值的洞见。同时,也警示了误辨病机、药不对证的严重后果。相国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医术和理论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