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此案展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妙,尤其是对情志致病、肝郁血热与月经病关系的深刻把握。以下为解析要点: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肝热郁血》
肝热郁血
相国之长媳,子禾之夫人也。性颇暴,而相国家法綦严,郁而腹胀,月事不至者两度,人世间以为孕,置而不问,且子禾未获嗣,转为服保胎药,则胀而增痛.一日子禾公退,偕与往视,诊其左关弦急,乃肝热郁血.以逍遥散合左金丸处之,子禾恐其是胎,疑不欲服,余曰:必非胎,若胎则两月何至如是,请放心服之.勿为成见所误。乃服二帖,腹减气顺,惟月事不至.继以加味乌药汤,两日而潮来.身爽然矣,至是每病必延余,虽婢仆乳媪染微恙,皆施治矣。
核心诊疗过程
患者背景:相国长媳(子禾夫人),性情刚烈,因相国家规森严导致情志抑郁。
主诉与误诊:
症状:腹胀、停经两月。
误判:众人(包括家属)疑为妊娠,进服保胎药。
恶化:服药后腹胀加重、疼痛加剧(提示药不对证)。
作者辨证:
关键脉象:左关脉弦急(左关属肝,弦主肝郁,急为有热)。
病机分析:肝气郁结化热,阻滞冲任,血海不充→经闭;气滞血瘀→腹胀痛。
否定妊娠:指出若为妊娠,两月不应出现如此严重胀痛。
治法方药:
初诊:疏肝清热,活血调经 → 逍遥散合左金丸
(逍遥散解肝郁、健脾养血;左金丸清肝火、降逆气)。复诊:行气活血通经 → 加味乌药汤(重在理气活血,引血下行)。
疗效:
服逍遥散合左金丸 2剂 → 腹胀减、气机顺。
改服加味乌药汤 2剂 → 月经来潮,诸症悉除。
后续影响:患者全家对作者医术高度信任,此后大小病症均延请其诊治。
关键辨证要点
情志为病因:
患者"性暴"受家规所抑→肝气郁结,符合"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脉象定病位病性:
左关弦急 → 肝郁化热的直接证据(弦脉主肝郁,急数主热)。否定妊娠的依据:
保胎药反加重症状(非虚证)。
若为正常妊娠,两月胎元尚小,不应引起剧烈胀痛。
误治教训:
未辨虚实即用保胎药(多属温补)→ 助肝热、增气滞 → "胀而增痛"。
方药解析
方剂 | 组成思路 | 针对病机 |
---|---|---|
逍遥散+左金丸 | 柴胡、白芍疏肝柔肝;白术、茯苓健脾; 当归养血;薄荷透热; 黄连+吴茱萸(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 | 肝郁脾虚 + 肝火亢盛 |
加味乌药汤 | 乌药、香附行气解郁;木香、延胡索理气止痛; 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甘草调和 | 气滞血瘀、经闭不通 |
注:加味乌药汤是通经的"开路方",待气机通畅后,借活血之力引血下行,月经自通。
临床启示
情志致病的普遍性:
肝郁是妇科病核心病机(尤其月经不调、闭经),需主动询问情绪压力史。脉诊的核心地位:
左关脉是诊断肝病的"窗口",弦急脉是肝郁化热的标志性表现。破除"停经=妊娠"思维定式:
需结合全身症状(如胀痛拒按)、用药反应(补药反剧)综合判断。分期论治的灵活性:
先解肝郁清肝热(治本)→ 逍遥散+左金丸;
后专攻通经(治标)→ 加味乌药汤。
层次分明,疗效迅捷。
医患信任的建立:
敢于否定误诊并迅速取效,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
与"中风臂痛"案的对比
共同点:
均体现"精准辨证"(前者辨表证风邪,后者辨肝郁血热);均纠正前医误治(前者误补闭邪,后者误补助热)。特色:
本案更突出情志—肝—冲任—月经的疾病传变链条,彰显中医整体观在妇科的应用。
结语:此案是"从肝论治妇科病"的典范,对现代临床调治压力性闭经、经前综合征仍有重要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