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此案生动呈现了“食积痰阻兼外感”的急症处理艺术,凸显中医“同病同证同治”的精准性。解析如下: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酒肉内伤感寒生痰》
酒肉内伤感寒生痰
裕州刺史李莲舫,幼与余为文字交,以辛亥孝廉由议叙得州牧,在京候选,与余同住襄陵会馆,寝馈共之,每日与各相好宴乐,暮出夜归,风寒外感,且数中煤烟毒最可畏。一日余卧中夜尚来起,其弟小园促之曰:家兄病甚,速请一视。余急披衣视之,浑身颤汗,转侧不安。问之,则胸中烦闷特甚,欲吐不吐,且心头突突动。急提左手诊之,则平平无病状,余曰:病不在此也。易而诊右,脉寸关滑而泉涌。乃曰:此酒肉内薰,风寒外搏,且晚间煤火,渐而生痰。乃以二陈汤加麦芽、山楂、神曲,并芩、连、枳实等立进之,刻许安卧,至巳刻急起如厕,洞下红黄色秽物数次,午后胸平气定,进粥一盂。又欲趋车外出与友人作消寒之会,余急止之曰,朝来颠倒之苦竟忘之耶。一笑而罢。
后腊月莲舫西归,余移与小园同榻,一日天未明,闻小呻吟甚急,起而视之,病症脉象与莲舫无少区别。乃曰:君家昆玉,真是不愧,乃以治莲舫之药治之,所下与莲舫同,其愈之速亦同。晚间其仆乘间言曰,家主兄弟之病,幸老爷一人治之,若再易一医,必别生枝节,支曼不清矣。其言近阅历者,乃首颔之。
核心诊疗过程
患者背景:
李莲舫(裕州刺史)及其弟李园,均因在京候选期间夜宴无度(酒肉内伤) + 深夜归受风寒 + 煤烟中毒致病。关键症状(兄弟症状高度一致):
浑身颤汗、转侧不安(正邪交争)
胸中烦闷特甚,欲吐不吐(痰食壅滞中焦)
心头突突动(痰热扰心)
独异脉象:左脉如常,右脉寸关滑而泉涌(主肺胃痰食郁热)
辨证:
酒肉内伤生痰热 + 风寒外束 + 煤毒助热 → 痰食交阻,气机逆乱方药:
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 消导药:麦芽、山楂、神曲(消酒肉积滞)
+ 清热药:黄芩、黄连(清中焦郁热)
+ 破气药:枳实(通降腑气)疗效:
药后刻许(约15分钟)安卧 → 气机暂顺
次晨洞下红黄色秽物 → 积滞痰热从肠而泄
午后即能进粥,恢复如常
病机三连环解析
关键辨证精要
右脉独诊定病位:
左脉无异常 → 排除心肝血分病
右寸关滑涌 → 锁定病位在肺胃(右寸主肺,右关主脾胃)
症状关联分析:
"欲吐不吐":痰食阻膈,胃气上逆
"心头突突":膈上痰热扰动心神(非心虚)
"红黄色秽物":积滞化热,腐秽下泄
环境病因权重:
煤烟毒(一氧化碳)助热伤津,加速痰热化燥,此乃古代北方冬季特有病因。
组方用药深意
药组 | 作用靶点 | 破解病机 |
---|---|---|
半夏+陈皮 |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 瓦解痰浊核心 |
山楂+神曲+麦芽 | 分消酒肉之积(山楂消肉,曲麦消酒面) | 直击饮食内伤 |
黄芩+黄连 | 清上中二焦郁热 | 解煤烟之毒、痰郁之热 |
枳实+茯苓 | 通腑导滞,利湿下行 | 给邪出路("洞下"关键) |
甘草 | 调和诸药,护胃和中 | 防峻药伤正 |
注:此方实为二陈汤、保和丸、小陷胸汤的化裁复合方,标本兼顾。
四重治疗智慧
给邪出路策略:
不强行止吐,反借痰食下趋之势,以枳实导滞助其"洞下"排泄 → 顺应脏腑特性。昼夜治疗节律:
傍晚服药,次晨得泻 → 借人体阳气夜伏昼升规律,晨起阳明当令时自然通腑。同证同治原则:
兄弟二人病因病证高度一致,故不更一方再获速效,印证辨证精确性。防病复发警示:
制止李莲舫病愈即赴"消寒会"(实为宴饮),杜绝复发隐患 → "治未病"思维。
仆人之言的临床深意
"若再易一医,必别生枝节"
误治风险点:
或见"浑身颤汗"误用解表药 → 耗气助热
或见"欲吐"强行止呕 → 闭门留寇
或见"烦闷"纯用清热 → 忽视积滞
辨证关键期:
此类急症24小时内若失治误治,易转为发热、神昏等变证(如食厥、痰厥)。
古今案例对照
19世纪病因 | 21世纪对应场景 |
---|---|
夜宴酒肉 | 应酬暴饮暴食+烧烤火锅 |
煤烟中毒 | 空调房密闭+燃气泄漏/尾气污染 |
深夜风寒 | 醉酒露宿/温差过大 |
现代类似诊断 | 急性胃肠炎伴代谢性酸中毒 |
启示:今人治疗"应酬综合征",可借鉴本案消导为主、清透为辅的思路,如保和丸合升降散化裁。
医案链的共通哲学
环境-饮食-情志综合观:
本案(宴饮煤烟)与前案相国开窗受风、茶商疟病误劫等,均体现三因交互致病。脉诊决胜价值:
四案皆以脉象为辨证定盘星(本案右脉滑涌,寒疟案右关不及三至)。治疗及时性:
与前两案"三剂愈"相比,本案半日愈彰显急症辨证准、用药狠的特点。
结语:此案堪称"古代急性胃肠炎"的典范治疗,其右脉独诊法、消导清透并用法,对现代急诊中医仍有鲜活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