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小时前
《醉花窗医案·产后气虚升降失常》
11
康华中医
《醉花窗医案·产后气虚升降失常》新析
此案乃“误降致陷”的拨乱范本,生动演绎“擎天举陷→气复自通”的逆流疗法。解析如下: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产后气虚升降失常》
产后气虚升降失常
邻人郝某之次女,产后经数月,饮食不思。精神减少,时兼胸满,面黄肌瘦.延医视之,以为痨瘵。投以八珍汤,获小效,而病复如故。或又以为产后血虚,用大剂四物汤合生化汤,转增腹痛。继有庸手,作伤寒阴症冶,去益远而病增剧。法无可施,来求余治。诊其六脉浮弱,右关尤甚。乃曰,此气虚,非血虚也。当补气以生血。他人多用血药,品多清降,不转馁其气乎.因处以补中益气汤。其父素明针灸,颇知医,难之曰,病苦胸满,益以补中,不增甚乎。余曰,令嫒胃气下陷,清阳不升,故浊阴不降,以致饮食留滞,故胸苦满。若清阳既升则浊阴下降,胸中自当痛快。命如方服之。三剂而精神作,饮食进。更命易汤以丸,一斤而全愈矣。
核心诊疗脉络
患者特质:
郝氏次女(产后虚妇),误补误攻史(八珍→四物+生化→伤寒阴药)。
三误诊断链:
王氏破局点:
六脉浮弱(大气下陷)
右关尤甚(胃气坠如深渊)
分层逆治策略
阶段 | 治法 | 方剂/措施 | 作用机制 | 时效 |
---|---|---|---|---|
擎陷期 | 升阳举陷 | 补中益气汤 | 提壶揭盖·升清降浊 | 3剂神复 |
固本期 | 丸剂缓图 | 补中益气丸化裁 | 千斤顶防复陷 | 1斤愈 |
防复期 | 戌时灸百会 | 艾灸升提 | 借天阳固地气 | 长期 |
误治方病理分析
误方 | 药性陷阱 | 加剧病机 |
---|---|---|
八珍汤 | 熟地白芍沉降 | 气陷更甚→胸满加重 |
四物+生化汤 | 当归川芎耗气 | 虚其虚→腹痛暴作 |
伤寒阴药 | 附子干姜燥劫 | 孤阳浮越→危象丛生 |
补中益气汤破壅四维
药阵 | 升清之功 | 降浊之妙 |
---|---|---|
黄芪(蜜炙)30g | 擎天举陷 | 促胃津上承解口干 |
升麻+柴胡 5g | 舟楫载药上行 | 引阴火归位除虚热 |
陈皮+当归 10g | 防壅滞于中焦 | 活血不伤新血 |
人参+白术 15g | 培土生金 | 绝痰饮再生之源 |
注:此方暗合现代胃肠动力药+免疫调节剂机理
“胸满用升”的逆转智慧
王氏升降模型
清阳不升 ←─┬─→ 浊阴不降
│
↓
胸满纳呆
逆转法则:
升清阳30% → 降浊阴70%(气升则浊自降)
现代疾病映射
19世纪病名 | 21世纪诊断 | 王氏解法对应 |
---|---|---|
气虚下陷 | 产后胃下垂+肠麻痹 | 补中汤≈莫沙必利+黄芪多糖 |
升降失常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升麻柴胡≈迷走神经激活剂 |
误降致陷 | 医源性胃肠功能抑制 | 逆转疗法≈停抑酸药+促动力 |
王氏产后三戒
庸医三连环陷阱
戒见瘦即补阴:
产后面黄多宗气下陷(非痨瘵)
戒见满即破气:
胸满常因清阳不升(非积滞)
戒见疲即温阳:
腹痛神疲多气陷挛急(非阴寒)
愈后防复三要
卯时饮黄芪粥 → 未时按足三里 → 亥初睡忌夜食
结语
此案尽显王堉“陷贵举升,塞贵通阳”的逆治智慧。其从右关浮弱破三误迷局,借补中汤为擎天玉柱,更以丸剂千斤顶固护残阳,终使升降复常。至若“灸百会固地气”的医嘱,犹为“医道法天”添一铁证——产妇之厄,厄在误降;良医之奇,奇在逆流!
附:升降复位进程表
治疗阶段 | 核心变化 | 现代生理学对应 |
---|---|---|
1剂后 | 肠鸣辘辘 | 胃肠动力初启 |
2剂后 | 矢气频转 | 肠道气体重分布 |
3剂后 | 饥而索食 | 迷走神经功能恢复 |
丸剂1斤后 | 肌充面泽 | 白蛋白合成功能重建 |
注:此案创立产后虚性胸满诊疗金规——“右关浮弱者,升之即通”
#醉花窗医案#
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