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则医案以戏剧性笔法揭示了“情志病需心药医”的真谛,王堉以“过年自愈”的精准预言,彰显其对肝郁疾病转归的深刻把握。以下从病机到社会心理学逐层解析: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肝郁头痛》
肝郁头痛
又有杨姓名清礼者,鞋贾也,家颇居积,性好符咒逢人辄谈丁甲,并以法水治病,时有小效,而其实胸中龌龊,块然痴物也。与其弟每同居,弟性好挥霍,然善理财,以故日用应酬诸费能源源接济无缺,兄则不能沾手。辛酉冬,其弟应武童子试赴府,礼忽大病,头痛如裂,身热如火。急请余治。灯下诊之,肝滑而数。告曰,此必有大不遂事,以致肝郁头痛,平肝痛自止。然何忽至此,暗询之乃知狎邪(妓院)之费,内外交迫也。乃处以左金丸,三更后颇可,适其弟入武庠。报马络绎。礼不顾严寒,单衣而出,又召外感,次日病益甚。又请余治,余不耐与此辈交,峻绝之。杨日日易医,且医者日数人,而病转甚,将近狂。其弟问余,余曰,此系心病。非药石可疗。置而不问,过年当自已也。其弟笑颔之。除夕果减,元旦后日愈矣。知者见余无不服,余言观此二病,知此等症候,虽华扁亦无可如何也。不失人情之论,不益信哉。
一、肝郁头痛的三重病理机制
关键指征:
头痛特点:胀痛欲裂(与寒厥头痛的紧痛、虚证空痛鉴别)
脉象真义:
滑为气郁痰凝 → 患者“胸中龌龊”(心理污浊投射)
数为郁火内燔 → “狎邪之费”的欲火煎熬
二、治疗波折:药石难疗的深层症结
左金丸的效与限
药物 | 短期作用 | 失效根源 |
---|---|---|
吴茱萸 | 降肝逆止头痛 | 未解债务压力(病源) |
黄连 | 清心火退身热 | 未消情欲冲突(病根) |
三更暂缓原理:子时(23-1点)胆经当令,左金丸助少阳枢机暂开。
病情反复的关键事件
单衣出迎报喜:
风寒外束 → 闭郁肝火(类似“炉火添薪”)日易数医:
杂药乱投 → 气机更逆(尤忌羌活、川芎等升散药)
三、王堉“不治而治”的心理学智慧
三步破局法:
识破疾病获益机制:
头痛 → 逃避债务追讨 + 博取弟弟关注
利用节庆社会规则:
除夕禁忌:传统年关不讨债 → 压力源自动解除
新年仪式:身份重置感 → 心理代偿完成
预言自愈锚定效应:
“过年当自已” → 植入积极心理暗示
现代对应:类似“安慰剂效应+时间疗法”整合策略。
四、脉象的动态隐喻
阶段 | 脉象 | 社会心理映射 |
---|---|---|
初病 | 肝滑而数 | 欲火煎熬的焦灼感 |
弟归报喜 | 未诊(推测弦紧) | 嫉妒与风寒交织 |
年关自愈 | 缓而略弦 | 压力暂缓的余郁 |
五、庸医治肝郁的三大误区
见热退热:
用黄芩、栀子 → 冰遏气机致狂躁(本案“将近狂”)见痛止痛:
用白芷、细辛 → 升散助火头痛更剧见郁疏肝:
过用柴胡 → 劫肝阴成痉厥(“病转甚”主因)
六、现代延伸:肝郁头痛的对应病种
丛集性头痛:
符合“头痛如裂”+ 情绪诱发 → 可用 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
偏头痛先兆期:
“身热如火”类似前驱症状 → 当用 丹栀逍遥散预防
躯体形式障碍:
经济压力躯体化 → 需 认知行为疗法
结语:医道的“有所不为”
王堉“峻绝之”的深层智慧:
不治之治:当患者沉溺“疾病获益”(本案逃避债务),停药是打破恶性循环的猛药;
天时愈疾:传统节庆的社会规约(年关休债),是天然的“情志复位器”。
“不失人情之论”在此案中升华为:医者既要懂脉理药性,更要通世情人伦——此乃“上医医国”的微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