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则医案深刻揭示了“痰厥头痛”从标急到本缓的治疗阶次,以及“贫病交加”导致的治疗困局,王堉“伤哉贫也”的叹息更显医者仁心。以下结合病机与预后进行系统解析: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痰厥头痛》
痰厥头痛
里中王云集夫妇,习天主教,精于技艺,大而土木之工,小而钟表之细,以致裁衣治膳,骑射技击之术无不通,亦无不精也。而清贫如冼,夫妇诵经奉佛,意气淡泊,乡党皆敬之。壬戊春,得脑后疼,起卧不敢转侧,动则如针刺。请王槐堂茂才治之,以为风也,散之不效,乃邀余治。诊其六脉浮滑,两寸俱出鱼际者半寸。告曰,此痰厥头痛,非外感也。甚则为刚痉,必至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缓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实大症也。止头痛,极易事,但此病须服药数十付,乃除根。不然疼虽止,将复发。王以贫辞,乃曰:但能止头痛则举动自如,余听之可也。乃示以东垣通气太阳汤(柴胡、升麻、黄芪各一钱,防风、羌活、陈皮、人参、甘草各五分,藁木、青皮各三分,黄柏一分,白豆蔻仁二分)二服,痛果减,遣人告余,拟余易方,余曰,方无可易,但服至五六付,痛全止矣。王遵之,痛遂已。其妻劝其再治,其夫苦无药资,遂止。余近闻其手足迟重,饮食不思,且皮肤疼痛不自觉。噫!贫人获此大病,若跌扑而痰壅以死,犹为了当,不然恐沉绵床褥,累月经年,其罪状有不可以言语者,伤哉贫也。
一、痰厥头痛的三大核心证据
症状 | 病机实质 | 鉴别要点 |
---|---|---|
脑后刺痛拒动 | 痰浊上攻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循项) | 与肝阳头痛(巅顶痛)有别 |
六脉浮滑 | 痰浊挟风上涌 | 浮主风,滑主痰 |
两寸溢鱼际半寸 | 痰火冲逆(“溢脉”为痰厥特征) | 迥异于气虚的寸脉不足 |
王堉预判的传变链:
二、通气太阳汤的配伍精义
组方结构(李东垣方化裁)
药组 | 靶向病机 | 现代药理佐证 |
---|---|---|
柴胡+升麻 | 升清降浊引痰下行 | 调节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
黄芪+人参 | 补气托邪防痰深陷 | 增强血脑屏障防御功能 |
羌活+藁本 | 专治太阳经头痛 | 选择性舒张椎基底动脉 |
黄柏+白豆蔻 | 清上焦伏热+醒脾化痰 | 抑制神经源性炎症 |
王堉运用心法:
小剂量取胜:黄柏仅1分(约0.3g),防苦寒冰伏痰浊
守方勿替:5-6剂方能涤透经隧痰滞
三、治疗局限与误治风险
患者自行停药后果
阶段 | 症状 | 病理实质 |
---|---|---|
停药初期 | 头痛止而举动自如 | 痰浊暂退未净(标解本存) |
中期 | 手足迟重+纳呆 | 痰阻脾络(肌张力障碍) |
远期 | 皮肤疼痛不自觉 | 痰毒损及周围神经(痺证) |
现代对应病种:
枕神经痛 → 多发性神经炎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贫困未控基础病)
四、正确治疗阶次推演
关键节点:
需30剂以上防复发(王堉初诊已明言)
配合 项背刮痧(足太阳经)助药力
五、贫病困境的现代启示
低成本替代方案
阶段 | 理想方案 | 贫病替代方案 |
---|---|---|
急性期 | 通气太阳汤 | 吴茱萸5g+生姜30g捣敷项部 |
缓解期 | 导痰汤 | 莱菔子100g炒香布包熨背 |
防变期 | 六君子丸 | 薏苡仁500g+陈皮100g代茶 |
六、类证鉴别:头痛三型的速诊要点
类型 | 疼痛特征 | 关键脉象 | 压痛点 |
---|---|---|---|
痰厥头痛 | 脑后针刺样 | 寸脉溢鱼际 | 风池穴拒按 |
肝阳头痛 | 巅顶胀痛 | 左关弦劲 | 太冲穴压痛 |
血虚头痛 | 空痛伴晕眩 | 脉细弱 | 百会穴喜按 |
结语:痰厥治疗的“三不”警示
此案的血泪教训凝练为:
不可见效即止:
头痛止仅是痰浊暂退,如本案“痛遂已”后复发痺证不可忽视经循:
足太阳经“从巅入络脑”,痰阻此经必用羌活、藁本引经不可因贫弃治:
王堉未荐廉便外治法(如敷贴),是时代局限;今当知 “三分治,七分养” 的贫病智慧
患者最终“皮肤疼痛不自觉”的结局,正是《丹溪心法》“痰生百病”的残酷注脚。医者当铭记:治痰证如救林火,扑灭明火后,更须掘隔离带防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