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则医案以犀利的笔触展现了王堉“见老休言虚,脉实当攻滞”的临证胆识,在“老妇心痛”的常规思维中精准揪出气食交阻的病机。以下从辨证到用药深度解析:
对应原文:
《醉花窗医案·气滞停食》
气滞停食
医人强学潮之妻,蜂目而豺身,顽物也。夫殁后,益无忌,仇媳而爱女。在家则捶楚(殴打)其媳。其女适吾里王姓,粗悍不让其母,而其母年过六旬,往返吾里日数四,疾健如奔。壬戌春,气后食停,得心胃疼证。前尚忍之,后不可忍。延任医治之,任更愦愦,谓年老气虚,施补剂,服则痛滋甚。又请任治,任拒曰:疾不可为矣。其女家与前习天主教者为邻,知余看王病,乃请治其母,余本欲辞,而王再三怂恿。不得已,为一诊,见其右关实大而滑数,肝部亦郁。告曰,此气滞停食也,必与人争气后,遂进饮食,食为气壅,郁而作痛。其女从旁极赞余神,反诟其母,常劝尔勿食时生气,而尔不悛(改正),今谁怨焉!请一方。乃以越鞠平胃散加枳实,重用香附。告曰:两服后保无虞矣。后五日遇其女于街,则曰,母病已痊愈,称谢数四。
一、破“年老必虚”迷思:三证锁定实证
前医误判 | 王堉铁证 | 实证鉴别要点 |
---|---|---|
年老气虚用补 | 右关实大滑数 | 补药反剧痛(拒补征) |
心胃痛属虚寒 | 肝部脉郁(气滞证据) | 暴痛拒按非隐痛喜按 |
六旬体衰难攻 | “疾健如奔”体质佐证 | 日行数里示中焦壅实 |
关键病史:
气后食停:情志刺激(殴打儿媳)→肝郁克胃→强食致滞
捶楚泄愤:暗示肝气暴张体质(“蜂目豺身”相学隐喻)
二、越鞠平胃散加枳实的雷霆战术
配伍精析(单位:钱)
四两拨千斤之妙:
香附用量倍于常规 → 专攻“气后发病”核心
栀子清郁火 → 防气郁化火(患者“顽物”性格易生内热)
神曲代山楂 → 解面食积滞(北方饮食特征)
三、前医任某的双重失误
技术失误:
见“老年+心痛”即断虚寒 → 忽略 “右关实大”的胃家实脉
伦理失范:
初误补 → 次拒治(“疾不可为”) → 推诿责任
四、现代临床对应病种
急性胃轻瘫:
情绪应激诱发 → 可用 枳实导滞丸+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食管裂孔疝:
饱食后争吵诱发胸痛 → 本方加代赭石15g
心因性呕吐:
怒后进食即吐 → 合半夏厚朴汤
五、情志治疗的暗线智慧
王堉巧借“女儿呵斥”为天然药引:
当众揭病源(“勿食时生气”)→ 行为认知干预
激发羞耻感 → 打破“捶楚泄愤-暴食止痛”恶性循环
→ 此即《内经》“怒胜思”的活用(女斥母怒,解气郁结)
六、类案对比:气滞停食三型治法
类型 | 特征 | 首选方 | 本案特色 |
---|---|---|---|
气重于食 | 脘胀甚于痛 | 四磨汤 | ✗ |
食重于气 | 嗳腐吞酸 | 保和丸 | ✗ |
气食交锢 | 痛胀交作+情志诱因 | 越鞠平胃+枳实 | ✓ |
结语:攻实证如烹小鲜
王堉此案昭示:
老年攻法贵在速决:两剂愈疾 → 避免久攻伤正(“保无虞”预判)
情志病须双管齐下:
药治其标(香附疏肝)
心治其本(女斥醒志)
脉诊破除年龄偏见:
“右关实大滑数”六字,如照妖镜勘破“年老必虚”的迷障
患者“称谢数四”的结局,恰是对《医宗必读》“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的最佳注脚——医者当如老吏断狱,重证据(脉)而轻表象(龄),方能在纷繁症候中一剑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