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洄溪医案·试胎》解析
此案精彩地记载了徐大椿对产科急症“试胎”(假性临产)的精准判断与处理,充分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科学产科学识和反对盲目干预的医学思想。
对应原文:
《洄溪医案·试胎》
试胎
余往候族兄龙友,坐谈之际,有老妪惶遽来曰:无救矣。余骇问故,龙友曰:我侄妇产二日不下,稳婆已回绝矣。问:何在?曰:即在前巷。余曰:试往诊之。龙友大喜,即同往。浆水已涸,疲极不能出声,稳婆犹令用力迸下。余曰:无恐,此试胎也。尚未产,勿强之,扶令安卧,一月后始产,产必顺,且生男。稳婆闻之微晒,作不然之态,且曰此何人,说此大话。我收生数十年,从未见有如此而可生者。其家亦半信半疑。余乃处以养血安胎之方,一饮而胎气安和,全无产意。越一月,果生一男,而产极易。众以为神,龙友请申其说。曰:凡胎旺而母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即愈。不知而以为真产,强之用力,则胎浆破而胎不能安矣。余诊其胎脉甚旺,而月份未足,故知不产。今已摇动其胎,将来产时必易脱,故知易产。左脉甚旺,故知男胎。此极浅近之理,人自不知耳。
一、病势与误判:临产假象,危机暗伏
危急场景:产妇“产二日不下”,已“浆水已涸,疲极不能出声”。接生婆(稳婆)基于此,断定“无救矣”,已放弃接生。这是典型的产程过长、耗尽体力、胎儿窘迫的危象。
错误指令:即便在此情况下,稳婆仍指令产妇“用力迸下”。这是最危险的错误,强行用力会彻底耗尽产妇最后一丝气力,甚至导致子宫破裂或胎儿死亡。
二、精准诊断:脉证合参,洞悉真伪
徐大椿并未被表面的危象所迷惑,他通过关键指征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核心诊断:“此试胎也。尚未产”。
“试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假性临产”或“先兆临产”。指妊娠晚期由于胎气旺盛,母体因感受风寒、劳累等因素刺激,出现不规律的宫缩(“胎坠下如欲生之象”),但并非真正的临产。
诊断依据:
“胎脉甚旺”:徐大椿通过切脉,感知到胎儿生命力旺盛(胎心脉象有力),并无困顿之象。
“月份未足”:妊娠月份尚未足月,从时间上不支持正式分娩。
综合判断:基于以上两点,他断定这是胎儿“试练”而非真正分娩。真正的产程尚未开始,故“强之用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治疗策略:反其道而行之,安即为治
面对 prevailing 的接生指令,徐大椿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
立即停止伤害:“勿强之,扶令安卧”。首要措施是停止一切催产行为,让产妇从极度疲劳和紧张中放松下来。
治则与方药:“处以养血安胎之方”。
方剂 likely 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四物汤)、黄芩、白术、砂仁等组成。
目的:不是催生,而是抑制子宫的无效收缩(安胎),同时补充耗损的气血(养血),为真正的分娩积蓄能量。
疗效:“一饮而胎气安和,全无产意”。药后假性宫缩停止,产妇得到充分休养。
四、预后判断与验证:基于病机的科学预见
徐大椿不仅做出了诊断,更给出了三个精准的预后判断,并全部应验:
“一月后始产”:判断真正产程将在胎儿足月时启动。
“产必顺”:理由是其胎元本就旺盛,此次事件只是提前“摇动其胎”,使产道有所准备,故“将来产时必易脱”。
“且生男”:依据是“左脉甚旺”。此为“男左女右”的脉诊经验之说。
最终,“越一月,果生一男,而产极易”,全部应验。
五、案语精粹与启示
批判盲目接生:徐大椿借稳婆之口(“说此大话”),批判了那些仅凭经验、不究医理的接生者。他指出,强行催产会导致“胎浆破而胎不能安”的严重后果。
阐明“试胎”机理:“凡胎旺而母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即愈。” 清晰说明了假性临产的诱因和正确处理方法。
揭示朴素真理:“此极浅近之理,人自不知耳。” 他认为这其中并无高深奥秘,只是世人被表象迷惑,未能深究其理罢了。
总结与升华
尊重自然过程:此案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并支持人体的自然生理过程。分娩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医者的角色是“守护者”和“助手”,而非“主导者”。切忌在条件不成熟时强行干预。
诊断重于治疗:在产科,准确的诊断(判断是否真临产)远比盲目治疗更重要。徐大椿的成功,首先源于其超凡的诊断能力。
反对经验主义:他反对仅凭数量经验(“收生数十年”)就妄下结论的粗糙经验主义,强调必须结合理论(脉象、月份)进行理性分析。
现代意义:徐大椿在数百年前的处理原则,与现代围产医学倡导的“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等待并观察”的理念高度一致,体现了其思想的科学性和超前性。
此案不仅是一则起死回生的成功记录,更是一篇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分娩的哲学论文。它告诫所有医者:有时,不干预就是最好的干预;耐心等待,就是最高明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