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洄溪医案·项疽》解析
此篇通过三则项疽(项部痈疽)医案,系统阐述了徐大椿治疗外科重症的完整学术体系:首重围药,急则护心,清火养阴,反对温补。全篇贯穿着对当时外科医生普遍存在的谬误和陋习的深刻批判。
对应原文:
《洄溪医案·项疽》
项疽
郡中朱姓患项疽,大痛彻心,时时出血。延医施治,漫肿滋甚,神思昏迷,束手待毙,延余视。急用围药裹住根盘,敷以止血散,饮以护心丸,痛缓血止,神安得寝。明日前医来,告以故。医谓同一金黄散,我用无效,彼用神验,此命运不同,非药异也。彼盖不知围药每病各殊耳。疮口已定,乃大托其脓,兼以消痰开胃之品,饮食渐进,坐卧皆安,两月而愈。凡治痈疽之法,在视其人之肥瘠,瘦弱之躯,尤忌见血。疮口若大,则肌肉难生,所以最重围药。其方甚多,不可不广求而预备也。
同学沈自求,丧子,优愁郁结,疽发于项,调治无效。项三倍疮口,环颈长尺余,阔三寸,惟近咽喉处二寸未连,而枕骨直下之筋未断,血流不止。余辞不治,坚恳不已。先进护心丸二粒,令毒不内攻。又付止血散止其血,外用围药厚涂束其根,更以珠黄等药,时时敷疮口上,其膏药长一尺三寸,再以黄芪四两煎汤,煎药服之。势定而饮食稍进,数日血止脓成,肌与腐肉,方有界限。疮口太大,皮肉不能合,以生肌等药,并参末厚涂而封之,月余口乃合。病家欲备人参斤许以待用,余曰:无庸也。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脓流肉腐,皆伤于阴。凡属外证,总以清火养阴为主而加开胃健脾之药,人参止用钱许,数剂即止,此从古一定之法。其用温补,乃后世讹传之术,无不阴受其害。余凡治大证,无不神效,时人多不之信也。
苏州章倚文夫人,体质本弱,平时饮食绝少,忽患项毒,平漫不肿,痛辄应心。医者谓大虚之证,投以峻补,毒伏神昏,奄奄一息,延余视之。余曰:毒无补理。疮口不高,则以围药束之,饮以清凉养血之品,托毒于外,兼服护心丸,痛定而疮根渐收。余暂归,转托一医代治。医者强作解事,曰围药不过金黄散之类,无益也,去之。用药亦意为改易,以炫己能。疮遂散大,血出不止,痛复甚而神疲。余再至大骇,询之,乃知其故。医者乃不复生议论,于是仍用前法,脓成食进,而后得安。盖外科病不治者绝少,皆由医之不得其道,所以动手辄误,病变日增,而药无一验,即束手无策矣。
核心思想:外科之法,自有规矩
徐大椿认为,外科大病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治法,绝不能套用内科思路,尤其忌讳盲目温补。其核心治法可概括为:
围药束毒:用外敷围药约束疮毒,防止其扩散。
护心防变:内服护心丸,防止毒气内攻心包。
清养为主:内治以清热、养阴、健脾为法,慎用温补。
托毒生肌:后期根据脓成情况,适时托毒外出,生肌长肉。
分案解析与治法精要
一、朱姓案:围药之神,在于各殊
此案揭示了围药的真正用法。
病情:项疽“大痛彻心,时时出血”,前医误治后“漫肿滋甚,神思昏迷”。
徐氏治法:
围药裹住根盘:首要之举。用围药从外部约束疮根,遏制其扩散之势。
敷以止血散:针对“时时出血”,局部止血。
饮以护心丸:针对“神思昏迷”,防止毒气内攻,此为保命关键。
疗效:“痛缓血止,神安得寝”。立竿见影。
学术争鸣:前医惊叹“同一金黄散,我用无效,彼用神验”。徐大椿指出其谬在于“围药每病各殊”。金黄散只是众多围药中的一种,必须根据病情(如肿、痛、溃、泻)的不同,选择或配制不同的围药,方能切中病机。此论点破了外科外治法的精髓。
二、沈自求案:大证之治,清养收功
此案是治疗特大项疽的成功范例,并集中批判了“温补”流弊。
病情:因忧愤而发疽,“环颈长尺余,阔三寸”,濒临断颈,血流不止。病情极其危重。
治法:
急救:先进护心丸防内攻,再付止血散止其血。
外治:外用围药厚涂束根,以珠黄等药敷口,用超大膏药(一尺三寸)固定。
内治:“以黄芪四两煎汤,煎药服之”。此处用大量黄芪,是取其“托毒外出”之力,并非温补。
愈后与核心论述:病家欲备人参斤许,徐大椿断然反对,发表了其著名外科理论:
“诸痛痒疮,皆属于火;脓流肉腐,皆伤于阴。” 从病机上阐明外科阳证多属火邪,易伤阴液。
“凡属外证,总以清火养阴为主而加开胃健脾之药,人参止用钱许,数剂即止,此从古一定之法。” 确立了外科内治法的总原则:清火养阴是主旋律,健脾开胃是辅助,人参只能少量、短期使用以助气托毒。
“其用温补,乃后世讹传之术,无不阴受其害。” 这是对当时外科滥用温补风的猛烈抨击。
三、章倚文夫人案:毒无补理,忌炫己能
此案再次证明了“毒无补理”的铁律,并告诫医者必须遵从法度。
病情与误治:患者体弱患疽,“平漫不肿,痛辄应心”。前医误判为“大虚之证”,投以峻补,导致“毒伏神昏,奄奄一息”。这是闭门留寇的典型恶果。
正治:徐大椿仍以“围药束之”,内服“清凉养血之品”托毒于外,兼服“护心丸”。治法井然,“痛定而疮根渐收”。
教训:因徐大椿暂离,代治之医擅自去掉围药,改动内服方以炫己能,导致疮散血出,病情反复。这从反面证明了严守治疗法度的重要性。
总评:徐大椿由此得出沉痛结论:“盖外科病不治者绝少,皆由医之不得其道”。他认为大多数外科疾病本可治愈,是医生错误的治疗方法导致了失败。
总结与启示
围药是外科第一要义:徐大椿将围药的使用提高到战略层面,强调必须因病制宜,精准选择。这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第一步。
护心丸防传变:在毒势炽盛时,及早使用护心丸,是预防“内陷”等危重变证的有效手段,体现了“治未病”思想在外科的应用。
外科内治总则:清火养阴:他彻底否定了“外科必用温补”的谬论,确立了“清火养阴”为外科阳证内治的根本大法。即使需用参、芪,也是取其“托毒”之用,且须量少时短。
医戒炫能,遵循法度:章案告诫医者,必须虚心遵循经过验证的治疗法则,不可为了炫耀而擅自更改,拿患者的生命冒险。
对现代的意义:徐大椿的学术思想,对于今天中医外科如何处理复杂感染、如何正确运用“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其反对盲目进补、强调清除病邪的观点,与现代抗感染治疗的原则亦有相通之处。
结语:
《项疽》篇是徐大椿外科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他以其成功的临床实践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为正统的中医外科学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其“清火养阴”的内治原则和重视围药的外治思想,至今仍是中医外科临床必须恪守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