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洄溪医案·下疳》解析
此案是《洄溪医案》中最为传奇的一则,记载了徐大椿成功救治一例极端严重的下疳(性病引起的生殖器严重溃烂)患者,并意外地使用“再长灵根方”使患者阴茎再生的惊人经历。此案不仅展示了徐大椿高超的医术,更体现了他博采众方、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但其真实性也引发了后世最多的讨论和思考。
对应原文:
《洄溪医案·下疳》
下疳
濮院沈维德,患下疳,前阴连根烂尽,溺从骨缝中出,沥灌肾囊中,哀号痛楚,肛门亦复烂深半寸,载至余家,止求得生为幸。余亦从未见此病,姑勉为治之。内服不过解毒养血之剂,而敷药则每用必痛,屡易其方,至不痛而后已。两月后结痂能行,惟阴茎仅留根耳。余偶阅秘本,有再长灵根一方,内用胎狗一个,适余家狗生三子,取其一,泥裹偎燥,合药付之。逾二年,忽生一子,举族大哗,谓人道已无,焉能生子?盖维德颇有家资,应继者怀觊觎之心也。其岳徐君密询之,沈曰:我服药后阳道已长,生子何疑?徐君乃集其族人共验之,阳道果全,但累生如有节而无总皮。再期又生一子,众始寂然。远近传之,以为奇事,今犹有述之以为异闻者。
附再长灵根方五十日复生效。
煅乳石三钱五分 琥珀七分 朱砂六分 人参一钱 真珠七分 牛黄四分 真水粉五分 胎狗一个 雄黄六分,用灵仙、首乌、大力子、寥草汁煮一昼夜,炒如银色。上为末,每服三厘,日进四服,卧又一服,俱以土茯苓半斤,阴阳水十二碗,煎五碗,连送五服,七日验。
雄按:煮一昼夜而炒如银色之药品,即上文煅乳石等九味也。详玩文义,似宜移上字于用字之上方顺。第胎狗煨燥必黑,全狗分两,又必数倍于诸药,同煮同炒,不知何以能如银色,是必煨时不令黑也。
一、病势分析:毒蚀殆尽,九死一生
患者病情之危重,旷世罕见:
局部毁损:“前阴连根烂尽”,整个外生殖器完全烂掉。
生理功能改变:“溺从骨缝中出,沥灌肾囊中”,尿液从耻骨联合的缝隙中流出,滴灌到阴囊里,导致持续刺激和痛苦。
继发损害:“肛门亦复烂深半寸”,说明毒势蔓延,不仅限于前阴。
全身痛苦:“哀号痛楚”,患者处于极度疼痛和绝望之中。
此等病况,在当时医疗条件下,确属“从未见此”的绝症,患者“止求得生为幸”。
二、常规治疗:解毒养血,止痛生肌
徐大椿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常规但极其精细的救治:
内治原则:“内服不过解毒养血之剂”。以清热解毒治其标,滋阴养血扶其本,此为处理大面积溃疡耗伤的正道。
外治难点与突破:“而敷药则每用必痛,屡易其方,至不痛而后已”。
这体现了徐大椿极高的外治水平和仁爱之心。疮面巨大且深度腐烂,常规药物刺激必然引发剧痛。
他并未强行用药,而是以患者感受为准绳,不断调整外敷药的组分和剂型,直到找到刺激性最小、患者能够接受的方案为止。这种对患者主观感受的尊重,是医疗的最高人文关怀。
疗效:“两月后结痂能行”。通过两个月的精心调治,虽然“阴茎仅留根耳”,但生命得以保全,疮面愈合,能够行走,这本身已是巨大的医学奇迹。
三、非常之治:再长灵根,匪夷所思
第二阶段则充满了传奇色彩:
机缘巧合:“余偶阅秘本,有再长灵根一方”。徐大椿偶然发现了一个古籍中的秘方,其中主药是“胎狗一个”(未出生的狗胎)。恰逢其家中有母狗产仔,于是取其一试用。
用药与结果:他按方合药给患者服用。逾二年后,患者不仅阴茎再生(“阳道果全”),甚至接连生了两子,彻底打消了族人的质疑(因其涉及财产继承问题)。
理性记录:徐大椿的记录并非神化,而是带有观察性:“但累生如有节而无总皮”。指出再生的阴茎呈结节状,缺少完整的包皮,这与现代医学中组织再生的形态描述有相似之处。
四、案语反思与启示
徐大椿的态度:徐大椿本人对此也感到惊奇,并将其作为“奇事”、“异闻”记录。他的态度是开放且实事求是的:首先尽力用常规方法挽救生命,而后在机缘下尝试秘方,并对结果进行客观记录。
王士雄的按语:王孟英的按语体现了严谨的考据精神,他对药方的制作细节(“炒如银色”)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质疑,表明后世医家对此方也持审慎的探究态度,而非盲目相信。
现代思考:
可能性探讨:从现代医学看,成年哺乳动物器官的完全再生极为困难。此案的可能解释是:患者并非“连根烂尽”,仍有部分生殖根(如海绵体、尿道等深层组织)残留,在极度严重的瘢痕挛缩后,经药物刺激和长时间修复,实现了极其显著的组织修复和功能代偿,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再生”。
方药价值:方中集用了大量金石重镇、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如乳石、朱砂、牛黄、人参、珍珠、琥珀等)和“以形补形”之品(胎狗),其组合对于激发重度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潜能,或许有独特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核心精神:此案最大的价值不在于验证药方真伪,而在于展现徐大椿不拘一格、广求古训、勇于实践的医学探索精神。他敢于为一丝“得生”的希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结语:
《下疳》一案,是一个介于医学与传奇之间的故事。它既是对徐大椿高超医术和仁爱之心的颂歌,也留给后人一个充满遐想和争议的医学谜题。无论其细节如何,它都深刻地启示着医者:永远不要对生命的潜能和医学的未知领域失去敬畏与好奇。在竭尽所能的常规治疗之后,也许仍有一线生机,藏在博大的传统医学智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