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是一则展现赵绍琴教授治疗大叶性肺炎(温病学中属“肺痈”范畴)的完整医案,清晰地体现了其分期论治、注重宣降、调护并重的学术思想。以下是对此案的解析和总结:
书籍原文: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肺痈1(大叶肺炎)》
肺痈1(大叶肺炎)
崔某,男,58岁,于1989年10月9日初诊。患者自二周前困患感冒,自觉发冷发热一天后出现咳嗽有白泡沫疲,胸痛胸闷,随去北大医院就诊,检查血白细胞21300/mm3,中性80%,×线片示右下肺大片浓密阴影,提示左下肺炎,用抗生素治疗一周,仍高热不退,症状加重,病人要求请赵老会诊。诊时见z身热恶寒,阵阵汗出,咳嗽气喘,痰多黄浊;胸闷且痛,舌质紫暗,苔白腻垢厚,脉濡滑且数,体温38.5℃。
辨证:痰湿郁热互阻,肺失宣降。
立法:清热化痰,宣郁肃降,防成肺痈,饮食清痰,忌食辛辣肥甘。
方药:苏叶子各10克,前胡6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茅芦根各10克,冬瓜仁10克,苡米仁10克,葶苈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海浮石10克。
二诊10月11日
服上方3剂,咳嗽气喘、发热胸痛见轻,唯咳吐大量脓痰,腥臭无比,体温37℃。肺痈已成,用清热化痰,活瘀解毒消痈方法。处方z苇茎30克,桃仁6克,冬瓜仁20克,苡米仁10克,葶苈子10克,黄芩6克,苏叶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瓜萎仁3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牛蒡子10克。男加西犀黄丸6克,分二次服。
三诊10月21日
服上方5剂,热退,痰量减少,臭味减轻。又服5剂,咳嗽脓痰以及臭味皆止,精神振作,纳食较佳,舌红苔白,胸透(一),体温36.5℃,血白细胞5000/mm3,中性70%。肺痈已愈,饮食当慎,防其复发。再以宣肺肃降,养阴清热方法。药用z杏仁10克,前胡6克,浙贝母10克,苇茎30克,沙参10克,桔梗10克,茯苓10克,炒莱菔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服药10剂,以巩固疗效。
[按]:肺痈是一种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病证舭患者平素嗜酒不节,恣食厚味,湿热互结,上蒸于肺,肺失清肃,宣降不利,又复感燥热之邪,内外之邪相引,蕴部成痈,肉腐血败成脓。在治疗上必须分层次按阶段辨证施治。但是,无论是哪一期,哪一阶段,宣展肺气,保持气道通畅,贯彻始终,此乃赵师治疗肺痈的总原则。不单纯是在用药上注意,饮食调养尤为重要,饮食宜清淡,忌一切辛辣厚腻以及助湿生热之品。另外绝对卧床休息并非上策,须适当的活动,有利于痰的排出,促进康复。
医案解析
1. 病例特点与核心病机
患者:中年男性,平素可能有嗜酒厚味的习惯(按语中提及),湿热内蕴之体。
病证:大叶性肺炎,中医诊断为“肺痈”初期至成痈期。经西医抗生素治疗一周无效,热势不减。
核心病机:痰湿郁热互阻,肺失宣降。患者内蕴湿热,外感邪气,内外合邪,壅滞于肺。肺气壅闭,失于宣发肃降,郁而化热,热灼津液为痰,痰热壅盛,血行不畅,终致热壅血瘀,酝酿成痈。
2. 辨证与治法演进
赵师的诊治过程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符合肺痈病情发展的自然规律:
初诊(10月9日):清热化痰,宣郁肃降(阻截于成痈之前)
辨证:虽未见脓痰,但痰多黄浊、胸痛、舌紫暗,已显痰热瘀结之端倪。病势正在向肺痈发展。
治法:重点在于 “宣郁” 与 “肃降” 。通过恢复肺的生理功能来阻断病势。
方药分析:
宣肺开郁:苏叶、苏子、前胡、杏仁 宣畅肺气,开其郁闭。
清化痰热:浙贝母、枇杷叶、海浮石、葶苈子 清肺化痰泻浊。
清热生津:茅根、芦根 清热兼保津液。
渗湿消痈:冬瓜仁、薏苡仁 为《千金》苇茎汤之主药,能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在此早期应用,有“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意义。
消食导滞:焦三仙 针对内伤饮食之本,杜绝生痰之源。
医嘱:“饮食清痰,忌食辛辣肥甘”,从源头控制湿热的产生。
二诊(10月11日):清热化痰,活瘀解毒消痈(已成痈期)
辨证:咳吐大量腥臭脓痰,此为 “肺痈已成” 的明确标志,肉腐血败成脓。
治法:转为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活血消痈的正面攻坚。
方药分析:
核心方剂:千金苇茎汤(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 清热排脓、活血化瘀,是治疗肺痈的主方。
加强清解排脓:黄芩、桔梗、甘草、瓜蒌仁 增强清肺解毒、宣肺排脓之力。
继续宣降肺气:苏叶、前胡、杏仁、浙贝母、牛蒡子 持续调畅气机,为排脓创造出路。
王牌药物:西犀黄丸(吞服)。此为治疗“乳岩”、“瘰疬”、“痰核”、“肺痈”的特效药,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化痰散结,力大功专,用于此期最为对症。
三诊(10月21日):宣肺肃降,养阴清热(恢复期)
辨证:脓痰已止,邪去大半,但热病后期必耗气阴。
治法:清理余邪,扶正善后。重在 “养阴” 以防死灰复燃,兼以 “宣降” 恢复肺腑功能。
方药分析:以沙参养阴,杏仁、前胡、浙贝、桔梗宣降肺气,茯苓、焦三仙、莱菔子、水红花子健脾消导,彻底清除内部环境中的痰湿根基。
3. 赵师治疗肺痈的总体原则(按语精华)
贯彻始终的总原则:宣展肺气,保持气道通畅。无论哪一期,用药、调护都要围绕这一点展开。气机通畅,邪才有出路。
分期论治,层次分明:初期阻截,成痈期攻坚,恢复期调养,思路清晰,法度严谨。
极端重视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忌一切辛辣厚腻以及助湿生热之品”。这是治疗成功的基石,与药物同等重要。
主张适当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并非上策,须适当的活动,有利于痰的排出”。此观点体现了中医“动静结合”的康复思想,通过活动促进气机流动,有助于排痰和康复,与现代肺康复理念不谋而合。
启示与总结
辨证精准,预见性强:初诊即判断“防成肺痈”,并提前使用冬瓜仁、薏苡仁等药,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用药轻灵,善用古方:虽为重症,但用药量并不巨大,而是善于化裁古方(如苇茎汤),并搭配犀黄丸等高效专药,形成合力。
治疗是系统工程:赵师的方案是 “药物 + 饮食 + 活动” 三位一体的系统治疗,而非单纯依靠汤药。这对于治疗所有慢性病和重症恢复期都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这则医案是中医治疗急性热病、处理重症感染的典范之作,完美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