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是一则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典范医案,完美体现了赵绍琴教授“辨证论治,不拘一格”的学术思想。以下是对此案的解析和总结:
书籍原文: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祁某,男,47岁
初诊
喘咳10余年,遇寒即发,痰多清稀,甚则喘急不能平卧。
近因感寒,喘咳又作,入夜尤甚。舌白苔腻水滑,脉象沉弦,按之紧数。寒饮相搏,气逆上冲,喘咳由是而作。温化寒饮,以定其喘。小青龙汤法。
麻黄6克,桂枝6克,半夏10克,细辛3克,白芍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七付
二诊
药后喘咳渐减,痰量亦少。脉仍沉弦,舌白且润。仍以前法进退。
麻黄3克,桂枝6克,半夏10克,细辛3克,千姜6克,白芍10克,炙草6克,杏仁10克,旋复花10克,七付
三诊
两进小青龙汤,咳喘渐平,食少痰多,脉沉已起,舌白萏润。仍以宣肺化痰方法。
苏叶子各10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炒枳壳6克,桔梗10克,焦三仙各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七付
药后咳喘皆止,纳食增加,嘱其忌食寒凉饮食,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以防其复发。
[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发作的喘咳多痰为主要表现。常因感冒风冷而复发或加重。其病机为内饮外寒,即《内经》所说;“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既为外寒内饮,当用仲景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化寒饮。凡属此型者服之即效。切不可惑于炎症之名而用凉药。又须忌食寒凉饮食,如冷饮及生冷瓜果。病愈之后,须防复发。预防之法以防止感冒和忌食寒凉最为重要。患者本身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用药则以健脾胃助消化为主。脾胃健则痰湿不生,元气固则外邪难侵。故为根本之法。
医案解析
1. 辨证要点
病史:喘咳10余年,遇寒即发。提示病性属寒,病程日久,内有伏饮。
症状:痰多清稀、喘急不能平卧、入夜尤甚。此为寒饮射肺的典型表现。夜属阴,寒邪亦属阴,两阴相加,故夜间加重。
舌脉:舌白苔腻水滑(寒湿内盛之象),脉象沉弦(主水饮),按之紧数(紧主寒,数主有邪正相争之热象,可能因喘促所致)。
核心病机:外寒引动内饮,即《内经》所言“形寒饮冷则伤肺”。本案是外感寒邪(诱因),触动体内长期停滞的寒饮(宿根),导致寒饮相搏,气逆上冲,发为喘咳。
2. 治法与方药分析:仲景方义的精准运用
赵师辨证精准,直指病根,果断采用《伤寒论》的 “小青龙汤” 法,以外散风寒,内化水饮。
一诊(小青龙汤原方化裁):
散寒解表:麻黄、桂枝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驱散外寒。
温化寒饮:干姜、细辛、半夏 温肺散寒,燥湿化痰,蠲除内饮。此为方中核心。
佐制与调和:白芍 酸寒敛阴,既可防止麻、桂、姜、辛等辛温之品发散太过,耗伤阴液,又能缓解气道痉挛;炙甘草 调和诸药。
方证高度契合,故能七剂而效。
二诊(效不更方,随证加减):
喘咳减,痰量少,说明方药对证。故“仍以前法进退”。减少 麻黄 用量,防其宣散过度。
加入 杏仁 增强降气平喘之力,旋复花 降气消痰,体现“降”法,使治疗层次更加丰富。
三诊(转方调理,杜绝生痰之源):
咳喘渐平,标急已解。此时主要矛盾转为 “食少痰多” ,即脾胃运化功能未复,痰湿之源未清。治法转变:由猛烈的“温化寒饮”转为平和的 “宣肺化痰” 兼以 “健脾消食”。
方药分析:
宣降肺气:苏叶、苏子、杏仁、桔梗、枳壳 宣通气机,化痰止咳。
化痰散结:浙贝母、白芥子 化痰。
健脾消导:莱菔子、焦三仙、半夏、陈皮(含二陈汤之意)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这是治本之策,从源头杜绝痰湿生成。
3. 医嘱与按语的深远意义
赵师的按语和医嘱是本案画龙点睛之笔,指出了治疗和预防此类疾病的根本:
切忌惑于“炎症”之名而用凉药:这是对现代医学病名与中医辨证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西医的“炎”症不等于中医的“热”证,必须严格辨证。寒证用凉药,无异于雪上加霜。
忌食寒凉饮食:这是防止复发至关重要的一环。体内本有寒饮,再食冷饮、生冷瓜果,直接助长内邪,极易导致复发。
预防之道:防止感冒(避免外寒)和 忌食寒凉(避免内寒)最为重要。
根本大法: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固护正气);病愈后用药以 健脾胃助消化为主(脾胃健则痰湿不生,元气固则外邪难侵)。
启示与总结
精准辨证是灵魂:面对“支气管炎”的西医诊断,赵师坚守中医思维,通过舌、脉、症精准辨析出“外寒内饮”的病机,是取效的关键。
经方运用贵在契合: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神方,但必须方证对应,方能效如桴鼓。
治疗分阶段,节奏分明:急性期重在祛邪(散寒化饮),缓解期重在调理(健脾化痰),层次清晰,法则严谨。
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将“忌口”、“锻炼”、“预防”提升到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的高度,体现了中医“防胜于治”的智慧。
这则医案生动地展示了如何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对临床实践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