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华中医
这是一则展现赵绍琴教授从“气机”论治疑难杂症的经典医案,其“异病同治”的思维和“疏调气机”的治法,为我们治疗习惯性便秘提供了全新的、更高层次的思路。以下是对此案的解析和总结:
书籍原文: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便秘(习惯性便秘)》
便秘(习惯性便秘)
陆某,女,26岁,1992年6月30日初诊。患者自1992年元月初产后,大便一直3~7日一行,经常服用麻仁丸,润肠丸等。就诊时,体质肥胖,头目眩晕,心烦急躁,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下肢轻度浮肿,大便近2周未行,舌红苔白腻,脉濡滑且数。证属湿热积滞于胃肠,升降失常。治以疏调气机升降,除湿清热通便。方药:蝉衣、片姜黄、枳壳、防风各6克,僵蚕、大腹皮、槟榔、焦三仙各10克,瓜蒌30克,大黄2克。嘱其忌食肥甘厚腻。服药7剂后,大便日行2次,偏稀,余症皆减。原方改大黄1克,去瓜萎加莱菔子10克,隔目1剂,连服3周,诸症皆愈,体重亦有所减轻。
[按]:便秘而常服麻仁丸、润肠丸,此常法也,必有效验,然不能根除也。以致服药则便畅,不服药则便秘,久而久之,必赖药以通便,必增大剂量始效,终有服药亦不便之日矣。此为肠胃传导之病,湿热积滞壅阻,致三焦气机不畅。戴元礼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故治疗用升降散疏调气机,调整升降,加大腹皮、槟榔、焦三仙、枳壳疏导三焦,气机调畅则传导自分。故药后便秘即除,肥胖亦减矣。
又[按]:本案与上案一为便秘,一为泄泻证,似相反,而皆以升降散加减琉效,盖其证虽异而病机则一,故异病同治也。
医案解析
1. 辨证要点与核心病机
病史:产后发病,长期依赖麻仁丸、润肠丸等润下药,停药即复发。提示病根不在“津亏”,而在“气滞”。
症状:
主症:便秘(2周未行)。
兼症:
体质肥胖,下肢浮肿:提示体内湿浊壅盛。
头目眩晕,心烦急躁:提示气机壅滞,郁而化热,清阳不升,热扰心神。
脘腹胀满,纳食不佳:提示中焦气机阻塞,脾胃升降失常。
舌脉:
舌象:舌红苔白腻。舌红为有热,苔白腻为湿浊内停。是湿热夹杂之象。
脉象:濡滑且数。濡主湿,滑主痰湿积滞,数主热。是湿热郁结之脉。
核心病机:湿热积滞于胃肠,三焦气机升降失常。
产后体虚,调理不当,湿邪内停。
过食肥甘,或情志不舒,导致湿郁化热,形成湿热。
湿热与积滞互结,阻滞于肠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不是“无力传导”,而是“通道被堵”,故见便秘。气机壅滞于中焦,故见胀满纳呆。
2. 治法精要:疏调气机升降,除湿清热
赵师的治法核心在于 “疏调气机升降” ,而非单纯通便。
其指导思想是:“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戴元礼语)。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全身气机的正常升降流转,一旦气机通畅,大肠的传导功能自然恢复,便秘自除。此乃“治病求本”。
3. 方药分析:升降散加味,斡旋气机
核心方阵:升降散(蝉衣、僵蚕、片姜黄)。
赵师用此方并非为了解表,而是取其 “斡旋周身气机” 的核心功能。
蝉衣、僵蚕:升清阳,宣散郁结。
片姜黄:降浊阴,行气活血。
三者合用,一升一降,解开全身气机的郁闭。
行气导滞,破结除满:
枳壳、大腹皮、槟榔:此三味药强力行气,宽中下气,消胀除满,破除中下焦的壅滞,为大便的通行开辟道路。
焦三仙:消食导滞,从源头减少积滞的产生。
润肠通便,清热导下:
瓜蒌:重用30克,甘寒润燥,滑肠通便,兼能清热。
大黄:仅用2克,并非猛攻峻下,而是取其 “推陈致新” 之力,轻轻引导,给郁热积滞一个向下的推力。
风胜湿,调肝脾:防风。风能胜湿,又能疏达肝脾气机,助其升清。
4. 疗效与转归
药后大便日行2次,诸症皆减。说明气机得畅,湿热的“结”被打开。后期调整药量,隔日一剂,缓缓图之,终获全功。值得一提的是,体重亦减,这证明通过调畅气机、清化湿热,不仅治好了便秘,连肥胖(痰湿体质)也得到了改善,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调节优势。
启示与总结
突破“便秘必润下或攻下”的定式:对于长期依赖泻药的患者,必须考虑“气机阻滞”这一更深层次的病机。单纯润下或攻下,只能暂通,反而可能加重气机紊乱。
“疏调气机”是治疗内伤杂病的根本大法:赵师擅长运用“升降散”调节全身气机,本案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气机通畅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
“异病同治”的典范:赵师在按语中指出,本案(便秘)与前述泄泻案,虽症状相反,但病机相同(皆为三焦气机不畅),故可用同一治法(升降散加减)取效。这深刻揭示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真谛。
用药轻灵,重在调节:大黄仅用1-2克,意在“点拨”和“引导”,而非“攻伐”,体现了温病学派“轻可去实”的用药艺术。
忌口的重要性:医嘱“忌食肥甘厚腻”是切断湿热来源的重要措施,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这则医案极大地拓展了临床治疗便秘的思路。它告诉我们,面对习惯性便秘,不应只盯着肠道,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从全身气机升降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赵绍琴教授这种基于气机理论的整体治疗观,是中医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值得深入学习和继承。